熊孩子刷光媽媽銀行卡,只為購買游戲道具車,專家:父母監管不力
文|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原創不易,請勿抄襲)
如今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手機越來越普及,不僅成年人對于手機的依賴性很強,就連孩子對于里面的五花八門的軟件也愛不釋手,其中游戲軟件更是受到他們的喜愛。
適當地玩網絡游戲可以緩解一些壓力,但若是自控能力差,沉迷于其中,那么其后果可能就不只是耽誤孩子學習這么簡單了。
男孩為買“瑪莎拉蒂”刷空銀行卡,只剩100元
大家都知道“瑪莎拉蒂”是一款豪車,或許在現實之中可能無法擁有,那么在虛擬的游戲世界中,只要肯充值就能實現。
俊俊是一名小學生,也是一款競技游戲的忠實粉絲,周末在家寫完作業后,便拿起了媽媽的手機和同學一起打游戲。
游戲中的有一款“瑪莎拉蒂”道具車很受到歡迎,看見其他小伙伴都已經買了好看的皮膚和裝備,俊俊也十分動心,想起媽媽平時支付的銀行卡密碼,便直接將費用并不算低的“瑪莎拉蒂”購買成功了。
后來,媽媽在去超市購物時才發現余額不足,整個事情才浮出水面,媽媽又急又氣,對著俊俊就是一頓吼,本身家庭條件并不富裕,自己辛辛苦苦攢下2萬塊錢的生活費,洗劫得只剩百元不到。
類似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但仍有家長對孩子玩電子產品這件事不上心,最后“釀成大禍”,但專家表示:這背后實則是父母監管不當。
這件事情被曝光后,不少網友也紛紛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網友一:我家兒子也是小學生,平時在家也會用手機打游戲,游戲并不是孩子的禁區,它也可以成為放松解壓的方式之一,但若是沉迷其中,其負面影響不言而喻。
另外,每次把手機給兒子玩時,我都會取消手機綁卡和免密支付,并明確地告訴他,玩游戲可以,但不可以買裝備,否則自己做錯的事情,自己承擔。
網友二:這種事情,家長也有逃脫不了的責任,父母既沒有如實地向孩子說明家庭的經濟狀況,也沒有讓其了解掙錢的汗水和來之不易,從而讓孩子對于金錢沒有正確的觀念,認為錢花完了也沒有什么大不了。
網友三:小學生作為未成年人,心智還并未成熟,自控能力也比較差,作為父母為什么給孩子玩手機不限制時間和規則呢?
作為父母也應該找找自身的問題,若是父母沒有及時監控,放任自如,那他們的自控能力往往一擊就破。
針對網友的觀點,在幸孕姐看來基本上是很客觀的,作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都不應該掉以輕心。
首先
- 標簽:大學生創業故事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