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信號,暗示你家孩子“肛欲期”已經(jīng)來臨,該戒尿不濕了
文 | 上官媽(高級母嬰護理師)
心理學(xué)家弗洛伊德說過:“如果孩子1歲半~3歲半沒有解決好如廁的習(xí)慣,可能形成肛門性格。”
肛門性格有兩種:一種是肛門排放型性格,有這樣性格的孩子會比較邋遢、無條理、浪費等;另一種性格為肛門便秘型,這樣性格的孩子與前者相反,會過分愛干凈、過分注意條理、小氣等。
而在這個時期擁有了良好如廁習(xí)慣的孩子,長大后具有優(yōu)秀的創(chuàng)造力及高效率。
因此,想要孩子養(yǎng)成優(yōu)秀能力的家長,一定要在合適的時間,用正確的方法幫孩子戒掉尿不濕。
本文配圖均源于網(wǎng)絡(luò),圖文無關(guān)
用恐嚇訓(xùn)練孩子戒尿不濕,孩子大小便“失禁”
小蓉的孩子今年兩歲了,父母告訴她,兩歲多的孩子可以不用穿尿不濕,于是小蓉開始給娃戒紙尿褲,她告訴孩子,今天晚上不用穿尿不濕,如果想上廁所就跟媽媽說。
孩子一聽到不用穿尿不濕,覺得很開心,連忙點頭答應(yīng),老老實實睡覺。
小蓉卻因為一直惦記孩子上廁所的問題,沒有睡好。
到半夜都沒聽到孩子想上廁所的聲音,小蓉連忙起身去看孩子的情況,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孩子尿床了,她生氣地將娃叫醒,批評他不跟自己說,娃嚇得大哭,結(jié)果又尿出來了。
接下來的幾天,孩子依然不記得要起床上廁所,生氣的小蓉,每天威脅孩子,如果再尿褲子,就把他扔了。
孩子情況卻更嚴(yán)重,白天也開始隨地小便了,小蓉忍不住罵了他幾遍,結(jié)果孩子開始隨地大便。這讓小蓉很絕望,她不知道自己的教育方法出了什么問題。
其實這位家長,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沒處理好孩子的肛欲期。
孩子在肛欲期有哪些表現(xiàn)?
孩子的肛欲期一般出現(xiàn)在他18~36個月大的時候。這個時候的孩子,括約肌基本發(fā)育完善,可以一定程度控制大小便。
于是,一些孩子因為大小便感到愉快,另一些因為憋尿、憋便便感到愉快。如果家長發(fā)現(xiàn)的兩歲左右的寶寶,發(fā)出不想便便或隨地便便的信號,可能是他們的肛欲期到了,該戒尿不濕了。
碰到這種情況的家長不要著急,用合適的方法幫孩子戒紙尿褲、規(guī)范他們上廁所的習(xí)慣,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家長如何幫孩子戒掉紙尿褲?
1、在合適的年齡進行
上文講過,孩子18~36個月大的時候,可以控制大小便,因此,在這個年齡段幫孩子戒掉尿不濕,家長成功的概率更高。
2、在合適的季節(jié)進行
家長要有心理準(zhǔn)備,突然沒了尿不濕的孩子,尿褲子的可能性很高,選擇在夏天幫孩子戒尿不濕,可以減輕濕褲子給他們帶來的不適感,也方便家長換洗褲子。
如果冬天暖氣充足,在冬天給孩子戒尿不濕也可以,別讓孩子著涼就行。
3、準(zhǔn)備好換洗的褲子
在戒尿不濕的一段時間里,孩子可能頻繁地尿褲子、尿床,因此家長要幫孩子準(zhǔn)備足夠多的褲子以及床單,在孩子尿濕后,及時更換,減輕孩子的不適感。
4、給孩子心理建設(shè)
在戒尿不濕之前,每天給孩子心理建設(shè),能減少他們將來尿床的幾率。
比如,在家里只剩十幾個紙尿褲的時候,就告訴寶寶,家里的紙尿褲還可以用多少天,用完之后你就不能再用紙尿褲了。
每天通知寶寶,他們還剩多少天就不用穿紙尿褲了,可以給孩子下一個心理暗示,等到那天到來時,他們可能不穿紙尿褲也不會尿床了。
5、不要打罵孩子
家長一定要理解孩子,在他們這個年齡,很少有不尿床的。在孩子尿床后,讓他們下次注意就可以了,請不要責(zé)備他們,也不要將尿床的事到處說。
這樣粗魯?shù)姆绞剑赡苡绊懞⒆咏浼埬蜓澋臅r間,也可能使他們養(yǎng)成不好的肛門性格,導(dǎo)致自家娃的創(chuàng)造力低于他人。
其實,尿不濕省的是家長的事,沒有哪個孩子愛整天穿著紙尿褲,他們肛欲期的天性更是喜歡到處上廁所。
所以家長一定要在合適的時間,用恰當(dāng)?shù)姆绞浇虝⒆由蠋愕膶殞殞聿趴赡芨斆鳌⒏袆?chuàng)造力。
- 標(biāo)簽:星斗姬
- 編輯:馬可
- 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