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率持續走低?年輕人“拒生”不止是窮,兩個原因是大趨勢所迫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原創不易,請勿抄襲)
過去經濟條件差,一個家庭生四五個孩子,而今生活變好了,人們的生娃意愿卻越來越低,甚至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恐婚,更別說是生娃,以至于我國生育率持續走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朋友小何已結婚兩年,正值生育黃金期的夫妻倆卻始終沒有生娃的打算,他們羨慕別人一家三口的幸福,可又不愿意邁出那一步,不想回到家鄉發展,只好暫時在大城市租房落腳,畢竟高額的房價讓夫妻倆無能為力,既不想讓孩子成為留守兒童,更不想生完孩子后依舊住著出租房,為此,在現實面前,小何選擇一拖再拖……
文中配圖均源于網絡,圖文均無關
曾多次與小何交心深聊,她說自己從小家里就很窮,父母經常為錢吵架,窘迫的家庭條件讓她在同學和朋友面前抬不起頭,父母常對她說只有好好學習,將來才能出人頭地。
可是如今她長大了,卻依舊過著普通的生活,在陌生人的城市里沒有歸屬感,有著熬不完的夜、加不完的班、交不完的房租、受不完的委屈……然而好像無論怎么努力,始終都無法翻身。
她說終于理解為什么現在很多人都不敢結婚生娃了,因為經濟壓力太大了,她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走和自己同樣的路,養育、生育、教育三座大山完全擊退了她生孩的熱情。
對于當代年輕人來說,晚婚晚育似乎已經成為一種常態,他們在追求夢想和自由時,不再將養娃當作包袱。特別是多數人都覺得生了孩子,也給不了他好的生活,與其受苦,倒不如不生。
據調查,我國的生育率呈逐漸下降的趨勢,人口構成向老齡化、少子化發展,就目前形勢而言,國家出臺各種政策和福利,旨在提升生育率,保障人口構成更為穩定。
“窮”無疑是造成生育率降低的首要原因,孩子還沒出生,就開始產生了經濟開銷,出生后更是一發不可收。
原先貧富差距并不大,家家戶戶的物質條件差不多,可如今貧富差距大,從孩子出生起就必須“搶跑”,否則就會輸在起跑線上。從撫養到教育都得要花銷,奶粉錢、學費、報班費、生活費用等,長大后還要為車子、房子、票子費心,仔細算一下,未來面臨著巨大的“債務”。
當然,窮未必只是唯一的原因,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樣化的,可能是大趨勢下的一種必然結果。
生育率低的原因有哪些?
▲女性社會地位提升
如今女性接受教育的程度越來越高,她們更加追求獨立、自主,在事業上闖出一片天,不難發現女性結婚的年齡越來越晚,越是學歷的高女性,被剩下的幾率越大。女權意識日益提升,她們更加注重獨立和自我實現,生育也就成了次選項。
▲生育觀念發生改變
老一輩的人們存在“傳統接代”“多子多福”、“養兒防老”的觀念,而如今的年輕人對這些越來越模糊,相比于被養娃束縛住自由,他們更傾向于單身或者丁克,既沒有養娃的巨大經濟壓力,又可以過得肆意瀟灑,將養娃錢作為養老錢,可謂是一舉兩得。
- 標簽:亞馬遜支持貨到付款嗎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