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長期不洗發,影響頭發生長
寶寶大多數的時間都是仰臥在床上,頭部與枕頭等物品接觸時間長,頭發上的油脂、汗液等刺激頭皮,易致寶寶頭發脫落,出現枕禿現象。但媽媽們也擔心洗頭會將頭發洗掉,那么寶寶多久洗1次頭好呢?寶寶枕禿又是什么原因呢?
小寶寶由于仰臥的時間長,尤其是神經活動類型比較興奮的寶寶,仰臥時動得比較多,很容易發生枕禿現象;而比較胖的寶寶出汗較多,枕部不舒服,喜歡來回地蹭頭,也容易發生枕禿。
通常來說,2-3天就應該給寶寶清洗一次頭發,使寶寶的頭皮得到良性刺激,促進頭發的生長,還可避免頭發上的油脂、汗液以及污染物刺激到頭皮,引起頭皮發癢,甚至發生感染,導致更多的頭發脫落。
有些爸爸媽媽唯恐把頭發洗掉就減少了給寶寶洗發的次數。其實洗發時脫落的都是衰老的頭發,不洗也會掉的。長期不洗發,油脂及汗液的刺激會引起繼發感染,反而影響寶寶新頭發的生長。有些爸爸媽媽不但不給寶寶洗頭,還在寶寶的頭皮上擦生姜,想以此增加毛囊周圍的血液循環,促進頭發生長,這種做法是沒有任何科學根據的。
給寶寶洗發時,注意要選用無刺激、易起泡沫的寶寶專用洗發液,洗時用手指肚輕輕地按摩寶寶頭皮,不可以用力揉搓頭皮和頭發,以免頭發纏成一團更不容易梳理,拉扯頭發會使頭皮受損,導致頭發脫落。每次清洗之后,最好用柔軟而有彈性的寶寶專用發梳為寶寶梳理頭發,這樣可以刺激到頭皮,促進局部血液的循環,促使頭發快速生長。
許多細心的媽媽們發現孩子睡的小枕頭上有許多頭發,久了在小孩的后腦勺部位就有了一圈環狀的不毛之地。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難道是小孩生了什么病了?帶著這些疑惑,媽媽們找到了育兒專家。
孩子們的這種癥狀叫做枕禿,一般由多汗引起。原因是小孩大部分時間都是躺在床上,腦袋跟枕頭接觸的地方容易發熱出汗使頭部皮膚發癢,而因為孩子小還不能用手抓,也無法用言語表達自己的不舒服,所以小孩通常會通過左右搖晃頭部的動作來進行“除癢”。經過長期的摩擦,枕部頭發自然會被磨光。
媽媽們要注意是,有時枕禿還可能是由疾病的前兆,缺鈣或者佝僂病的患兒常常會有這樣的表現,但是雖然缺鈣多數表現為枕禿、多汗,也不能僅僅從這兩項就斷定小孩一定缺鈣。最保險的辦法是帶孩子到醫院去檢查血鈣,如果真的缺鈣就需要補鈣了。
補鈣的基本原則是以食補為主,牛奶及奶制品是含鈣比較多的食物,所以常有一生都不可“斷奶”的說法。黃豆及豆腐等豆制品,雞肉,羊肉,蛋,蝦,魚,蟹,海帶,紫菜,芹菜,胡蘿卜,蘑菇,木耳,蘋果,黑棗,芝麻,杏仁,山楂,骨頭湯等食物中都含有豐富的鈣。媽媽們可用這些食材做成寶寶愛吃的食物,或是添加在寶寶的輔食中。
如果在食物中不能給孩子提供足夠的鈣,就需另外補充鈣劑,如鈣粉,鈣片等。在選購之前,最好向有關醫生咨詢,看清鈣劑的化學成分,鈣元素的含量以及溶解度和吸收率。然后才購買。但是許多父母往往都有這樣的體會,給孩子補了鈣,可他仍然缺鈣。其實除了補鈣之外,更需要補充能促進鈣吸收的物質維生素D,單純的補鈣是不合理的。最好的方法是在天氣好的時候,讓寶寶到戶外活動,多曬曬太陽,這是人體內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如果遇到冬春季節不能外出活動,就要考慮額外補充適量的維生素D以滿足身體需要。
枕禿也是佝僂病的常見的表現癥狀之一,但是枕禿并不是佝僂病的主要表現癥狀,所以,媽媽們不用過于擔心,有枕禿的小孩不一定得了佝僂病,佝僂病寶寶前期主要表現為出汗多。常見整夜出、量大,有的還有酸臭味(出汗如在入睡后1-2小時逐漸消失,可視為正常的生理性的)。佝僂病除了枕禿、出汗外,還會有局部骨骼變形的體征,如頭部顱骨軟化、胸部肋骨外翻,腿部骨骼變形等。佝僂病有枕禿,但枕禿不一定都是因為有佝僂病。如果一直給寶寶服用適量的維生素D或補適量的鈣,又沒有其他佝僂病的表現,就可排除佝僂病的原因。選擇枕頭,不要給寶寶選擇太硬的枕頭。寶寶不停地搖頭的時候,應該摸一下寶寶的后枕是不是有出汗的現象,經常抱一抱寶寶。寶寶如果可以翻身,多讓寶寶練習翻身和爬行。
枕禿大多數都是寶寶生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不用進行特別的護理,長大以后就可以長好。不過,爸爸媽媽們也要在孩子的成長中多注意他們的一些變化,及時地發現異常狀況,給予正確的處理,那么寶寶一定能夠健康茁壯的成長。
- 標簽:八戒影院網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