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晚年,最痛苦的事不是沒錢,關乎幸福的只有“三物”
人到晚年,最痛苦的事不是沒錢,關乎幸福的只有“三物”
文 | 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原創不易,請勿抄襲)
每一個人都逃不脫變老的宿命,人到晚年,最怕的到底是什么呢?
過年是家人團聚的日子,可是鄰居張大爺卻孤身一人,家家戶戶燈火通明,全家人在一起歡聲笑語、把酒言歡,更顯他落寞孤寂。
文中配圖均源于網絡,圖文均無關
老伴兒早年因病去世,兒子在外國工作定居,很少回來探望他,但是每個月都會寄錢,盡管很有錢,可是張大爺卻過得一點兒也不高興,尤其是家人團聚的日子,他只能一個人抽煙、喝悶酒。
人老了,怕的不是沒錢,而是子女不在身邊,尤其是老伴離開后,身邊沒有人相伴,那種無法排遣的孤獨讓人傷心。
專家研究認為,老年孤獨的危害極大,孤獨的老人容易產生抑郁、悲傷等情緒。
雖說 孤獨本是人生常態,但是人畢竟是社會性動物,我們需要與周圍人建立聯系,有的老人老年生活十分單調枯燥,顯得暮氣沉沉、精神萎靡,這類老人認為自己歲數大了,基本都是窩在家中,吃飯睡覺,等待時間的流逝。
其實啊,如果是獨居老人,應該適當擴大社交圈,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讓生活變得豐富精彩,適當增加生活的儀式感和情趣,即使沒有兒女陪伴在身邊,但是你至少還有朋友、鄰居、親戚相伴,內心世界不會那么孤單。
當然,每個人的選擇和心境不同,并不是所有的獨居老人都孤單,有的人反而喜歡這種自由。
如果一個人生活得尚且可以,那么最怕的應該是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生老病死是逃不脫的自然規律,人到晚年真的很怕生病,尤其是那種久病臥床的。
當子女成立了新的家庭,得為經濟奔波忙碌,得為照顧孩子費心耗神,為此,很難時時刻刻顧及到老人,更何況人們常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再孝順的子女都會被看不到盡頭的疾病耗得沒了耐心,并且老人自身也飽受疾病的折磨,精神壓力也很大。
為此,晚年最幸福的應該是身體硬朗,吃嘛嘛香,跑得動、睡得香,享受休閑自在的晚年時光,想要去哪時就去哪,不用再為孩子操心,不用羨慕別人活得多姿多彩,只為自己活一次。
為此,年輕時不要總想著拼命掙錢,錢是無窮無盡的,生命卻只有一次,正如趙本山《不差錢》小品里所說,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過于人死了,錢卻沒花,有的人辛苦賺了大半輩子的錢,最終都花在了醫院里。
想要老有所為、老有所享,所有一切的前提基礎都是 健康。無論擁有多少財富,沒有健康的身體,尤其是老了,再多的錢都形同廢紙,再華麗的住所都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如果兒女無法時刻守在身邊,那么 老伴則是你要珍惜的人,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兒女始終要長大,成立自己的家庭,他們不可能陪伴你一輩子,而生命中最親密的人始終是你的另一半。
人到中年,更應該懂得好好經營自己的婚姻和家庭,尤其是好好珍惜和對待你的伴侶,正如結婚時的誓言
- 標簽:華為otn設備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