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后生二胎,健康不是最大威脅,有三個問題更讓寶媽無奈
35歲后生二胎,健康不是最大威脅,有三個問題更讓寶媽無奈
文 | 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原創不易,請勿抄襲)
隨著社會環境的改變,人們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生育意愿也逐漸發生了改變,不少人崇尚晚婚晚育,生娃計劃一拖再拖,如今二胎政策出臺,多數女性生第二胎時,基本上已經邁入高齡孕產婦的行列。
醫學上認為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齡為25~30歲,此時的女性身體發育已經成熟,卵細胞的質量最高,盆內韌帶和肌肉彈性最佳,子宮收縮能力最強,孕育出的寶寶健康又聰明,遭遇流產、早產、難產的幾率均很低。
而一旦超過35歲就屬于高齡產婦,不僅自身的孕育風險會增加,胎兒患病的風險也更高。
文中配圖均源于網絡,圖文均無關
就孕媽自身而言,流產和早產的風險較大,并且年齡越大,發生率越高。據資料顯示,高齡妊娠的早產率是適齡女性的4倍。
對胎兒而言,胎兒出現缺陷的幾率較大,以唐氏綜合征為例,25歲孕婦的風險值為1/1350,而35歲孕婦則升至1/385,45歲孕婦更是高達1/28。
女性一旦過了35歲,身體開始走下坡路,懷孕期間很可能遭遇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等問題,據資料顯示,高齡孕婦發生妊高癥的概率是適齡女性的2~4倍,發生妊娠糖尿病的概率是適齡女性的3倍。
女性上了年紀,骨盆不易擴張,軟產道組織和子宮收縮力都會減小,生孩子時容易導致產程延長,增加分娩難度,胎兒可能遭遇產傷、窒息。
尤其是一二線城市,“晚育族”的群體越來越壯大,據調查稱我國女性的平均生育年齡為29歲,生第二胎時普遍已經超過35歲,為此,本著優生優育的原則,大家都不推崇晚生。
盡管存在諸多的風險,可是現如今醫學技術手段如此發達,高齡孕產婦只要做好唐氏篩查、血糖血壓、羊水穿刺、大排畸、胎心監護等一系列檢查的話,基本是不會出現什么大問題的。
除了大家最關心的生育和健康問題,最讓寶媽們無力的是如下幾件事
- 標簽:廣州 臺風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