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的這些行為往往會降低娃的免疫力,有一個純粹是好心辦壞事
家長的這些行為往往會降低娃的免疫力,有一個純粹是好心辦壞事
執筆:明珠
定稿:蘇子后
孩子生病是為人父母最不愿意看的事情,尤其是年紀尚小的孩子被病痛折磨著,父母的心都在滴血,恨不得替孩子受罪。
孩子生病是很正常的事情,任何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生病,父母大可不必過度擔憂,但是孩子要是隔三差五地生病,父母則需要提高警惕。
文中配圖均源于網絡,圖文均無關
通常而言,寶寶的免疫力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變強的,但是在某些特定年齡段,寶寶的免疫力可能會處于“薄弱期”,頻繁生病在所難免。
★剛滿6個月時
寶寶的免疫力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往往剛出生時,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善,多半靠的是母體中攜帶的免疫因子,但是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這種免疫能力逐漸消耗殆盡,往往滿6個月的寶寶需要靠自身去對抗外界的“病毒”,并且此時正添加輔食,寶寶很容易出現腸胃方面的問題。
★1~2歲
多數家庭會在孩子1~2歲之間斷奶,而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和抗體,能夠作為寶寶的“保護傘”,抵御病毒的入侵,但是停喂母乳會突然切斷這種獲得免疫力的途徑,加上自身免疫能力又不強,細菌此時很容易入侵,往往寶寶到了三歲左右,免疫系統初步發育完善,接近成年人的水平,等到滿8歲時,整個的免疫力才能與成人相當。
★3~4歲
多數寶寶滿3歲后會被送往幼兒園,進入新環境后,寶寶可能產生排斥反應,可能在接觸不潔環境、飲食不當、睡眠不好等情況下感染病菌,沒有了家長的看護,寶寶不再像原先那樣被精細的照顧,生病率明顯提升,為此,上幼兒園后第一年是幼兒生病的高發期。
為此,在如上三個年齡段,父母要用心呵護寶寶,孩子生病往往是免疫力不強導致,除了受特定年齡的影響外,家長們在帶娃過程中的習慣,也很有可能降低孩子的免疫力。
◇輔食喂養不當
孩子的飲食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貴越好,而是要營養均衡、合理膳食,正所謂物極必反,而過度喂養、食物選擇不當、營養單一等都會造成寶寶營養過剩、營養失衡、營養缺乏,比如營養過剩會增加腸胃的負擔,引起脾虛、積食等問題。
◇過度干凈
有的父母害怕寶寶生病,為其打造一個無菌的環境,寶寶使用和接觸的任何事物天天消毒,本來以為可以讓其少生病,殊不知這樣做大錯特錯,很容易好心辦壞事。
寶寶的免疫力是一次次與病菌做斗爭中增強的,它正如保衛身體的“戰士”,只有不斷與細菌、病菌交戰,才能提升作戰能力。過分干凈會讓孩子接觸不到微生物,無法激發免疫系統產生抗體,為此,當更換新環境時,寶寶可能會接觸到不同的菌群,就很容易生病,溫室里的“花朵”哪能承受得住外界的風吹雨打呢?
◇吃藥打針頻繁
有的家長在育兒的過程中,稍微有點風吹草動,就給娃吃藥、打針,殊不知,頻繁如此,可能會導致病菌產生耐藥能力,何況是藥三分毒,長期如此,容易對孩子嬌嫩的肝腎等器官造成傷害。
其實,想要提升寶寶的免疫力并不是什么難事,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如下幾點。
- 標簽:變形記遠山的抉擇下集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