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10位司局長解讀2019年“半年報”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編者按: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9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國家統計局10位司局長(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司長趙同錄、國家統計局農村司司長黃秉信、國家統計局工業司副司長張衛華、國家統計局服務業統計司司長杜希雙、國家統計局投資司司長彭永濤、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司司長藺濤、國家統計局城市司司長趙茂宏、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副司長孟燦文、國家統計局住戶調查辦公室主任王有捐、國家統計局能源統計司司長劉文華)撰文從經濟、投資、消費、物價等10個方面解讀2019中國宏觀經濟半年報。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司長趙同錄:經濟平穩中有亮點 結構持續優化升級
2019年上半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經濟形勢,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我國經濟總體保持平穩態勢,運行在合理區間,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升級。
一、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
上半年,我國GDP為45093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3%,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5個百分點,比去年全年回落0.3個百分點,經濟運行仍處于合理區間。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3207億元,同比增長3.0%,比上年同期回落0.3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179984億元,同比增長5.8%,比上年同期回落0.3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247743億元,同比增長7.0%,比上年同期回落0.6個百分點。
二、產業協調性進一步增強
從三次產業看,上半年三次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別為5.1%、39.9%和54.9%。與上年同期相比,第一產業比重下降0.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下降0.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提高0.5個百分點。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分別為2.6%、37.1%和60.3%。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高于第二產業23.2個百分點。
三、消費仍是經濟平穩運行壓艙石
上半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0.1%,拉動經濟增長3.8個百分點。從基礎數據來看,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名義增速為7.5%,比上年同期回落1.3個百分點,與政府消費支出相關的一般公共服務、外交、國防和公共安全等財政支出的名義增速為9.4%,比上年同期回落1.0個百分點。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自2015年以來一直保持在50%以上,對促進經濟穩定增長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新興產業釋放新活力
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7%,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0%,分別高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1.7個和3.0個百分點。以新技術為引領的相關服務業繼續保持較快增長,1月份至5月份,規模以上戰略性新興服務業、科技服務業和高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速分別為12.5%、12.0%和12.3%,分別快于全部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速2.4個、1.9個和2.2個百分點。上半年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7.8%,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21.6%,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為19.6%。(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司長趙同錄)
國家統計局農村司司長黃秉信:夏糧追平歷史紀錄 價格水平止跌回升
上半年,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認真抓好糧食生產,夏糧生產喜獲豐收,農業種植結構進一步調整優化,生豬生產下降,牛羊禽穩定增長。
一、夏糧有望平歷史最高產量
初步推算,今年全國夏糧總產量2835億斤,比2018年增加59億斤,增長2.1%,與歷史最高年(2017年)持平。其中,小麥產量2621億斤,增加53億斤,增長2.1%。
由于生長期內氣候條件較好,加之病蟲害較輕,今年小麥整體質量較高,品種明顯好于上年。優質專用小麥增加。據農業農村部統計,全國優質強筋弱筋小麥占比達到33%,比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全國夏糧最多的河南省優質專用小麥播種面積達到1204萬畝,比上年增加364萬畝。
農業種植結構優化。大豆播種面積增加,稻谷種植結構不斷優化。品質較差、價格較低的早稻和雙季晚稻播種面積繼續調減;品質較好、市場價格更優的中稻和一季晚稻播種面積將增加。油菜籽、棉花等經濟作物播種面積較上年有所增加。農業區域布局優化。江淮赤霉病高發區、華北地下水超采區和西南條銹病菌源區等地通過休耕和輪作等措施調減冬小麥播種面積。
二、生豬生產下降,牛羊禽穩定增長
上半年全國豬牛羊禽肉產量3911萬噸,比上年同期下降2.1%。其中,受非洲豬瘟疫情等因素影響,生豬產能下降,牛羊禽產能均增長。
上半年全國生豬出欄3.13億頭,比上年同期減少2075萬頭,下降6.2%;全國肉牛出欄1918萬頭,比上年同期增加39萬頭,增長2.1%;全國羊出欄1.34億只,比上年同期增加212萬只,增長1.6%;全國家禽出欄61.85億只,比上年同期增加3.05億只,增長5.2%。
三、農產品價格止跌回升,部分漲幅較大
上半年全國農產品生產者價格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漲3.2%。其中,一季度下跌1.7%,二季度上漲9.1%。分類別看,二季度全國農產品生產者價格“三升一平”,比上年同期上漲3.3%,飼養動物及其產品上漲18.1%,漁業產品略漲0.4%,林業產品持平。分品種看,二季度谷物生產者價格下降0.6%,其中小麥持平略漲0.1%,玉米上漲1.9%,稻谷下降6.6%;部分產品上漲明顯,蔬菜生產者價格上漲8.4%,水果上漲16.2%,生豬上漲28.1%,活羊上漲8.4%,活家禽上漲5.4%。(國家統計局農村司司長 黃秉信)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副司長 張衛華:工業新動能增長快 產能利用率處高位
2019年上半年,全國工業生產總體平穩,增速處于合理區間。工業結構調整繼續推進,新動能保持較快增長;產能利用率處于近年來較好水平,企業效益狀況趨向好轉,小微企業經營環境不斷改善。
一、工業生產穩定增長
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增速與1月份至5月份持平,總體保持合理區間。41個大類行業中,39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長。其中,鐵路船舶和航空航天設備、電氣機械、非金屬礦物制品、化纖等行業實現兩位數增長。605種主要工業產品中,有366種產品產量實現同比增長,增長面達60.5%。
二、工業新動能較快增長
上半年,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增速高于規模以上工業3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7%,增速高于規模以上工業1.7個百分點。3D打印設備、智能手表、服務機器人、新能源汽車、城市軌道車輛、太陽能電池等產品增長較快,同比分別增長271.4%、162.9%、86.5%、34.6%、29.3%和20.1%。
三、產能利用率有所上升
二季度,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6.4%,比一季度回升0.5個百分點。采礦業產能利用率為74.6%,同比上升1.3個百分點。其中,石油天然氣開采業為2006年有調查以來的次高點,僅低于上季度。原材料制造業產能利用率為77%,同比上升1.5個百分點。其中,黑色和有色金屬冶煉業為80.9%,是2013年以來的最高點。
四、企業效益狀況趨向好轉
5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6.8%,同比降低0.6個百分點。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為17.5天,同比減少0.1天。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人均營業收入為132.8萬元,同比增加11.1萬元。
五、小微企業經營環境不斷改善
二季度,享受稅收減免政策的小微企業占52.2%,比一季度上升3個百分點。有銀行貸款需求的小微企業占14.0%,在有銀行貸款需求的小微企業中,獲得大部分或全部所需貸款的企業占22.5%,較一季度上升3.3個百分點。在有招工需求的小微企業中,招到大部分或全部所需員工的企業占38.6%,較上年同期上升3.3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工業司副司長 張衛華)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統計司司長杜希雙:服務業市場主體擴大 企業對未來信心足
上半年,我國服務業保持平穩增長,現代服務業較快發展,新動能成長壯大,產業轉型升級持續推進,企業市場預期總體穩定。
一、服務業拉動作用繼續增強
初步核算,上半年服務業增加值247743億元,同比增長7.0%,增速與一季度持平,比國內生產總值和第二產業增加值分別高出0.7個和1.2個百分點。
上半年,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7.3%,增速與1月份至5月份持平,各月同比增速均保持在7.0%及以上。
服務業市場主體持續擴大。上半年,工商新登記服務業企業280.5萬戶,同比增長7.3%,占全部工商新登記企業數量的80.0%。
二、新興服務業增長較快
上半年,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等新興服務業增長較快,生產指數同比分別增長24.2%和8.3%,增速分別快于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16.9個和1.0個百分點。
新動能不斷發展壯大。1月份至5月份,全國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451.7億GB,同比增長114.6%。規模以上基礎軟件開發、互聯網生活服務平臺、互聯網搜索服務、應用軟件開發、集成電路設計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28.9%、26.0%、25.3%、19.3%和17.5%。
轉型升級加速推進。上半年,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同比增長13.5%,增速高出全部服務業投資6.1個百分點;高技術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875.6億元,同比增長71.1%。
三、服務業保持較高景氣水平
服務業預期保持擴張態勢。上半年,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均位于53.0%以上的較高景氣區間。其中,6月份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4%。鐵路運輸業、航空運輸業、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貨幣金融服務、保險業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位于59.0%及以上的較高景氣區間,業務總量較快增長。
企業對未來繼續看好。二季度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對下季度經營狀況預期指數為63.4%,與一季度持平,繼續位于高位景氣區間,10個行業門類的企業經營狀況預期指數均位于60.0%以上;6月份,服務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60.3%,比5月份上升0.8個百分點,調查的21個行業全部位于擴張區間。(國家統計局服務業統計司司長 杜希雙)
國家統計局投資司司長彭永濤:投資增長勢頭加快 民生基建補齊短板
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平穩增長,民間投資增速企穩回升,基礎設施、民生等短板領域投資穩步增長,制造業轉型升級投資、高技術等新動能投資持續發力。從動態看,6月份投資增長出現略有加快的勢頭。
一、固定資產投資穩步增長
上半年,全國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99100億元,同比增長5.8%,增速比1月份至5月份加快0.2個百分點。
二、民間投資增速有所加快
上半年,民間投資同比增長5.7%,增速比1月份至5月份加快0.4個百分點。
三、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回升
上半年,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4.1%,增速比1月份至5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比去年全年加快0.3個百分點。
四、制造業投資增速連續兩月回升
上半年,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3.0%,增速比1月份至5月份加快0.3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回升。
五、高技術產業投資較快增長
上半年,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1.5%,增速比全部投資高5.7個百分點。
六、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有所回落
上半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10.9%,增速比1月份至5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房屋新開工面積增長10.1%。
七、社會領域投資持續快速增長
上半年,社會領域投資同比增長15.8%,增速比1月份至5月份加快1.5個百分點,比全部投資高10個百分點。
八、四大區域投資均有所回暖
上半年,東部地區投資同比增長4.4%;中部地區增長9.4%;西部地區增長6.1%;東北地區下降3.6%,降幅收窄4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投資司司長 彭永濤)
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司司長藺 濤:消費結構持續優化 線上線下加速融合
2019年上半年,我國消費品市場總體平穩,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分季度增速穩中有升。城鄉市場共同發展,消費結構持續優化,線上線下加速融合,促進消費增長的新動能不斷壯大。
一、市場銷售總體平穩
國內零售總體上保持平穩增長,分季度增速穩中有升。從名義增速看,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0個百分點,但與2018年下半年基本持平。從實際增速看,扣除價格因素,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7%,比2018年下半年加快0.4個百分點。
國內消費作為經濟增長主引擎的作用繼續顯現。據測算,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60%。
二、城鄉市場共同發展
上半年城鎮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長8.3%,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9個百分點。分季度看,二季度城鎮消費品零售額增長8.5%,比一季度加快0.3個百分點。
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增速繼續快于城鎮。上半年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長9.1%,增速比城鎮高0.8個百分點。
三、新興業態快速發展
網上零售保持快速增長。上半年,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21.6%,增速比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高13.2個百分點,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9.6%,比上年同期提高2.2個百分點。
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傳統零售企業在“互聯網+”浪潮推動下紛紛轉型,部分傳統業態經營狀況有所改善。上半年,限額以上超市、便利店和專業店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7.4%、8.2%和5.3%。
四、升級類商品較快增長
部分消費升級類商品增速加快。上半年,限額以上單位通信器材和家電類商品分別增長7.4%和6.7%。
服務類消費較快增長。上半年,餐飲收入增長9.4%,高于商品零售1.1個百分點,保持較快增長。
五、新興消費領域供應增加
消費品工業中與新興消費密切相關的行業增加值保持較快增長。上半年,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行業增加值增長超過9%,增速比一季度有所加快。
與消費轉型升級直接相關的投資增勢較好。上半年,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投資增長22.1%,教育行業投資增長18.9%。
下半年,在居民收入穩定增長、減稅降費及個人所得稅抵扣政策落實、促消費政策逐步顯效,以及5G等新技術和新產品逐步應用等多因素帶動下,居民消費需求將進一步釋放,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消費市場總體上有望繼續保持平穩增長。(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司司長藺 濤)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司長趙茂宏:物價保持平穩態勢 消費領域溫和上漲
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采取了一系列穩市場穩價格措施,全國物價運行保持了總體平穩態勢。
一、消費領域價格總體溫和上漲
上半年,全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2.2%,比去年同期擴大0.2個百分點。
食品價格漲幅擴大。上半年,食品價格上漲4.7%,漲幅比去年同期擴大3.5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0.93個百分點,鮮果和鮮菜價格漲幅擴大以及豬肉價格由降轉漲是影響食品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
上半年,鮮果價格同比上漲16.1%,漲幅比去年同期擴大13.1個百分點。鮮果價格持續上漲是多種因素影響的結果,既有消費升級和生產成本上升推動的因素,也有氣候變化導致供應不足的原因。上半年,鮮菜價格上漲9.2%,漲幅比去年同期擴大1.4個百分點。豬肉價格則由去年同期下降12.5%轉為上漲7.7%。由于消費替代效應,其他肉禽價格上漲,羊肉、牛肉和雞肉價格同比分別上漲10.2%、7.0%和6.1%。
核心CPI漲幅回落。上半年,非食品價格上漲1.6%,漲幅比去年同期回落0.6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1.31個百分點。其中,服務價格上漲2.0%,漲幅回落0.7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0.76個百分點。
二、生產領域價格小幅上漲
上半年,全國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上漲0.3%,漲幅比去年同期回落3.6個百分點。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0.2%,漲幅比去年同期回落4.9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價格上漲0.7%,漲幅比去年同期擴大0.4個百分點。
石油相關行業價格波動較大。今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波動較大。1月份至4月份,國際原油價格上漲較多,5月中下旬后,國際油價開始下跌,至6月中下旬已跌回2月上旬水平。
金屬相關行業價格漲跌互現。受前期鋼材產量大幅度增加、市場供應充足影響,上半年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由去年同期上漲12.7%轉為下降0.5%。但受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較高影響,建筑類鋼材價格依然維持漲勢。其中,鋼筋價格上漲0.5%,線材價格上漲0.1%。此外,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由去年同期上漲7.7%轉為下降1.8%。
裝備制造行業價格總體穩定。上半年,在全球經貿風險和不確定性加劇的情況下,我國裝備制造行業價格總體平穩,部分行業價格有所上漲,其中儀器儀表制造業價格上漲0.9%,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價格上漲0.2%。此外,受市場需求持續低迷影響,上半年汽車制造業價格下降0.6%。(國家統計局城市司司長 趙茂宏)
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副司長孟燦文: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各項政策落地見效
上半年,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和外部環境影響,黨中央、國務院把穩就業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堅持就業優先政策,實施了一系列穩就業、促就業政策措施,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
一、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保持基本穩定
1月份至6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位于5.0%至5.3%之間。今年1月份,失業率為5.1%,2月份受春節期間調換工作影響,臨時失業人員增加,失業率達到5.3%的高峰,隨著節后陸續恢復工作,3月份就業狀況有所好轉,失業率降至5.2%。進入二季度,整體經濟活動進入旺季,用工需求增加,就業形勢持續向好,失業率繼續有所下降,4月份、5月份失業率均為5.0%。6月份隨著畢業季因素有所顯現,失業率略升至5.1%。
盡管受季節性、外部環境不確定性等因素影響,城鎮調查失業率在月度之間有所波動,但各月均低于5.5%的預期目標。
二、相關政策確保就業形勢基本穩定
面對較大的就業壓力,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就業工作,出臺了一系列穩就業、促就業的政策措施,有效地確保了就業形勢的基本穩定。
一是推動經濟發展促進就業。發揮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作用,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實現了經濟穩定增長,為就業形勢的基本穩定奠定了良好基礎。
二是進一步加大支持企業吸納就業的政策力度。不斷降低營商成本,實施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出臺實施降低社會保險費率方案,不斷加大失業保險費返還力度,都有利于企業發展生產,擴大就業崗位。
三是打造雙創升級版帶動就業。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推進商事制度改革,落實完善創業擔保貸款政策,加強對靈活就業、新形態就業的扶持。
四是針對重點群體精準施策。積極引導高校畢業生創業創新、基層就業、參軍入伍,密集開展校園招聘。結合鄉村振興計劃,不斷提升農民工就業服務質量,加快推進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建設。
五是加大培訓服務力度。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全面啟動運用1000億元失業保險基金開展1500萬人次以上的職工技能提升和轉崗轉業培訓工作,實施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推進行動。
面對當前總體穩定的就業形勢,仍必須清醒地看到城鎮調查失業率各月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同時,就業難和招工難并存的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2019年高校畢業生數量再創歷史新高。總體看,當前依然面臨著較大的就業壓力,需要持續推進穩就業的各項政策落地見效,形成合力,化解就業壓力,確保就業形勢基本穩定。(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副司長孟燦文)
國家統計局住戶調查辦公室主任王有捐:收入快于經濟增長 居民支出平穩增長
上半年,全國居民收入穩定增長,略快于經濟增長。居民消費支出平穩增長,消費結構進一步改善。
一、居民收入穩定增長
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94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速快于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0.2個百分點,更快于人均GDP增速0.6個百分點。
分城鄉看,農村居民收入增長快于城鎮居民。上半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42元,增長(以下如無特別說明,均為同比名義增長)8.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78元,增長8.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速快于城鎮居民0.9個百分點。
分構成看,工資、轉移收入繼續增長,經營、財產收入加快增長。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8793元,增長8.7%。全國居民人均經營凈收入2467元,增長8.9%。全國居民人均財產凈收入1321元,增長13.2%。
此外,個人所得稅基本減除費用標準提高、稅率結構優化及增加專項附加扣除等綜合改革措施有效降低居民稅收負擔,共同帶動居民收入繼續較快增長。
二、居民消費支出平穩增長
居民消費支出平穩增長。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0330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7.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2%。農村居民消費支出增長快于城鎮居民。上半年,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3565元,增長6.4%;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6310元,增長8.7%。
居民消費結構進一步改善。上半年,居民用于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和醫療保健等消費支出增速均快于人均消費支出平均增速。全國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支出增長7.8%,主要是交通工具維修和燃料等支出增長較快。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支出增長10.9%,主要是教育培訓增長較快,帶動教育支出增長17.4%。居民人均醫療保健支出增長9.5%,主要是上年財政補助標準進一步提高、報銷藥品目錄擴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更加便利,群眾享受的醫療服務增多。同時,服務性消費支出增長較快。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增長9.9%,快于人均消費支出增速2.4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住戶調查辦公室主任王有捐)
國家統計局能源統計司司長劉文華:能源供應增長加快 節能降耗穩步推進
今年上半年,我國能源供應增長加快,能源結構進一步優化,節能降耗穩步推進。
一、能源生產增長加快
根據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統計情況,為迎峰度夏做好保供增供工作,晉陜蒙等原煤主產區優質產能加快釋放。上半年,原煤生產加快,產量同比增長2.6%,增速比一季度加快2.2個百分點。原油生產有所回升,產量增長0.8%,加快0.2個百分點。天然氣產量增長10.3%,加快0.9個百分點。其中,非常規天然氣增長迅猛,增長20.5%,拉動天然氣產量增長6.2個百分點。發電量增長3.3%,回落0.9個百分點;電源結構繼續優化,水電、核電、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等一次電力占全部發電量比重為27.3%,比上年同期提高2.1個百分點。
二、能源進口快速增長
根據海關總署快報數據,上半年原煤、原油、天然氣進口量均保持快速增長。其中,原煤進口1.5億噸,同比增長5.8%;原油進口2.4億噸,增長8.8%;天然氣進口4692萬噸,增長11.6%。
三、能源消費平穩增長
經初步核算,上半年能源消費總量同比增長3.4%,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1個百分點。其中,天然氣、水電等清潔能源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1.6個百分點,煤炭消費所占比重下降2.1個百分點。
四、節能降耗穩步推進
經初步核算,上半年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7%,降幅與一季度持平,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3.1%。(國家統計局能源統計司司長劉文華)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