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內四車企相繼抱團合作,寒冬之下在釋放什么信號?
抱團取暖,在寒冷冬天來臨之時,顯得特別有必要,而且刻不容緩。
在不到十天的時間內,中國和國際間四家大的整車集團,紛紛與之伙伴抱團緊密合作,12月23日國內的上汽集團牽手廣汽建團,12月18日法國PSA擁抱美國FCA,信息相繼傳來,就算身在汽車圈多年的茶哥也倍感意外。
我們先來聚焦國內的這場牽手。12月23日,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汽集團)發表公告,宣布與廣州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廣汽集團)簽署為期5年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在四個方面進行合作:
1、聯合開發核心技術;
2、共享產業鏈資源;
3、聚焦新商業模式;
4、合力開拓海外市場。
這不禁讓人聯想到兩年前,三大汽車央企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當時一汽集團、東風集團和長安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三方牽手的合作重點為:前瞻共性技術創新、汽車全價值鏈運營、聯合海外“走出去”、新商業模式等方面,與今天上汽、廣汽合作的方向,有著很多共同之處。其實大家的著眼點都放在了應對未來產業變革下的生存壓力。
回望2018-2019年,國內汽車市場進入負增長周期,但車企間戰略合作、相互抱團的消息卻成倍漸增,這是因為汽車產業已進入結構調整期;電氣化、智能化、網聯化和共享化的汽車新四化成不可逆發展趨勢:造車新勢力、跨界資本以野蠻人的方式隨著電氣化大潮入侵這個百年不變的產業,與此同時,互聯網企業深入汽車領域,如果把汽車看作成一個龐大的智能物聯終端,那么車就不是一個從A地到B地的工具,而是聯結生活的一環,和水、電、通信等一樣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了...
在這場變革中,如果傳統的整車廠不想在十年后淪為代工廠,甚至淪為存量環境下增幅收窄的炮灰,那么積極求變才有契機:一向以穩健著稱的豐田,今年開始幾乎ALL In電氣化,大眾也宣布2029年前至少推出75款純電動車型,以“堅決推進轉型”,寶馬與戴姆勒斥資10億歐元成立出行公司,向移動出行服務提供商靠攏。
豐田汽車社長豐田章男曾說:未來我們最大的對手不是大眾,而是谷歌。
誠然,從兩年前的三大央企到昨天的兩大地方國資車企,自主車企間的強強聯合,向外界釋放了什么信號?業內一直有種說法,中國自主汽車品牌太多,在競爭洗牌期間主動變革者往往是具有實力之人;而就上汽牽手廣汽來說,雙方都能憑借強大的產業鏈整合能力、完備的研發和制造體系,形成協同效應,實現優勢互補。
市場普遍認為,中國自主品牌未來極有可能打破目前多而分散、大而不強的局面,將會存在四股勢力:國資委央企陣營、地方國資陣營、傳統民營陣營和造車新勢力陣營,即便在上汽和廣汽未合作之前,雙方在自動駕駛、車用芯片等領域已有非常多的互動交流, 這次的戰略合作,為觀望者提供范本,相信在未來1-2年車市變革期內,我們或將見到更多車企抱團合作的例子,即便不是全行業,也會在新四化方面有更多的探索。
而在12月18日,也就是不到十天前,美國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簡稱:FCA)宣布與法國標致雪鐵龍集團(簡稱:PSA)正式簽署一項500億美元的約束性合并協議,合并后集團市值約460億美元,已超過福特汽車,躍身成全球第四大汽車集團。
其實在全球范圍內,汽車集團的合并并不少見,核心動力是共同研發,降低研發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在這場聯姻中,FCA將獲得PSA更現代化的汽車研發和制造平臺,以幫助其滿足更嚴格的歐洲排放規定,而一向以歐洲市場為重心的PSA,將受益于FCA在美國的盈利業務,其中以Ram和Jeep品牌為主。誠然,為什么我們對自主品牌的抱團很期待,但對PSA和FCA聯姻不抱太大希望呢?
首先兩家旗下汽車品牌較多,但缺乏長遠研發和投資的品牌不少,尤其是FCA,除了Jeep、瑪莎拉蒂、菲亞特、阿爾法羅密歐等相對熟悉的品牌,其余品牌只依賴一款或幾款車型銷售,且完全未引入電氣化產品;而克萊斯勒、道奇和藍西亞,銷量和盈利能力急劇下降,前兩者都不在去年FCA公布的五年計劃中,合并后這些品牌何去何從,情況讓人擔憂。
其次龐雜的品牌也讓雙方在地域銷售中,或存在“自己人打自己”的局面。而且雙方旗下品牌車型“新四化”程度嚴重落后,FCA乏善可陳,PSA曾領先的自動駕駛技術也風光不再;而這兩年正是轉型的關鍵節骨眼,FCA和PSA選擇在當下合并,必然產生內耗甚至是折騰的試錯,短期內的混亂極有讓新成立的集團,再次錯失轉型的時機。
而對于中國市場而言,FCA和PSA的號召力每況愈下是不爭的事實,尤其是PSA,在國內的存在感可以用“滑鐵盧”來形容。整個集團的銷量從2014年的70萬輛,下降至今年前9個月9萬輛。如果新集團卷土重來,四面楚歌的環境下先扶起哪一板?
昨天看到一則新聞,東風集團延長與PSA的合資企業神龍汽車的合作期限,而且PSA意欲引進歐寶汽車來中國,如果此舉屬實,歐寶品牌很有可能授權給神龍汽車。
誠然,歐寶這個已退出中國市場四年的小眾品牌,此時有復活消息傳出,但落地要到2021-2022年?會在國內市場濺起怎樣的水花?茶哥更擔心的是,歐寶會再走菲亞特的老路。
FCA歷史上曾三次重振阿爾法·羅密歐品牌,均以悄然無聲告終,而菲亞特在國內也經歷過小眾、被遺忘到退出舞臺的時刻,歐寶曾是最早進入中國的歐洲汽車品牌之一,但到2015年已正式退出,目前歐寶品牌在國內的影響微乎其微。不過值得關注的是,2017年PSA從通用汽車手中收購了歐寶/沃克斯豪爾品牌,短短一年就將其的業務扭虧為盈,PSA似乎對歐寶的重塑胸有成竹。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