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姐姐辣評高考作文: 趨同化的“表面文章”難得高分
【蘭君專欄】
蘭姐姐辣評高考作文: 趨同化的“表面文章”難得高分
原創作者|蘭君(資深教育主編,青少年成長專家,校長傳媒專欄作家,中科院家長學院特邀專家)
2020年高考首日,“含分量”最高的作文題目成為了輿論最為關注的熱點和人們津津樂道、集體熱議的全民話題。
在蘭姐姐看來,一個好的作文題目既要錨定當下現實,又要有家國情懷、人文關懷。肆虐全球的疫情,我們每個人都是親歷者,也是見證者。疫情下的思考和價值重塑,每個考生為此都做了充分的準備,從這個意義上講,應該說今年的高考作文題是一道開放大題。
請看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面對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國家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斷采取防控措施,全國人民緊急行動。
人們居家隔離,取消出訪和聚會;娛樂、體育場所關閉;政務服務網上辦理;學校開學有序推遲;公共服務場所設置安全“一米線”。防疫拉開了人們的距離。
城鄉社區干部、志愿者站崗值守,防疫消殺,送菜購藥,緩解燃眉之急;醫學專家實時在線,科學指導,增強抗疫信心;快遞員頂風冒雨,在城市鄉村奔波;司機夜以繼日,保障物資運輸;教師堅守崗位,網上傳道授業;新聞工作者深入一線,傳遞溫情和力量。抗疫密切了人們的聯系。
請綜合以上材料,以“疫情中的距離與聯系”為主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問題
趨同化的“表面文章”難得高分
今年高考作文題主題明確,立意方面不存在多大難度,只要立意準確,不偏題,分數基本不會出現很低的情況。
對考生來講,材料具有普適性,學生不會因生活水平和背景的差異對題目產生模凌兩可的理解,達到了考查學生作文能力的目的。
但是因為對主題的高度統一認知,寫作素材和方法也容易嚴重“撞車”,趨同化的“表面文章”會占一定的比例。學生的高下之分,可能主要看布局謀篇的獨特功力,有沒有內容上的思辨力和文采上的充分展示。
高考作文考查學生主流價值觀,以實現以文化人、立德樹人之目的。所以,本次作文寫作,內容上仍應體現“生逢偉大時代,傳承先輩精神,不負春光,做自信、有為青年”的價值追求主線,平衡“小我”與“大我”關系,彰顯青春風采。
在思維上,一定要努力以辯證思維提升思維含量。家國情懷和思辨性是內容謀篇的重中之重。
以“疫情中的距離與聯系”為主題,題目材料給學生以內容限定,同時也給學生思路導航,讓學生有話可說的同時,又能夠考察出思維的縱深度和思辨性。
好的作文題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又有充分的開放性。分析近年高考作文材料,如果很好地抓住其引導語部分,往往就能解決寫作內容的問題。思維能力強、思維水平高的考生,一定會在關鍵詞的有機關聯上有所體現。
題目中的關鍵詞,“距離”有遠近,“聯系”有親疏。這其中大有深度文章可做。
一個好的作文題目既要錨定當下現實,又要有人文關懷和思辨精神,兩者要相輔相成,才是一道開放性與思辨性結合得好的題目。
解題
把“小我”放在宏大的背景之下
考生在審題時應看清任務,看清內容要求,注意情景要求,讀懂材料背后的深意;寫作切入點可大可小,可宏觀把握,體現出個人與家國時代的關系,也可以從自身的感受寫起。
可抒情可記敘也可以議論,但要體現出來個人的抱負、眼界,不要一味空談,要多從個人角度談出一些富有個性色彩的見解。作文應該表現自己對時代的思考、對未來的洞見以及對社會的擔當。
高考側重于引導考生在時代發展的宏大背景下,將自身的成長節點置于國家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激發考生的時代責任感和使命感。
好的作文都是“有我”之文,把自我成長放在宏大的家國情懷的大背景之下,這樣的謀篇內容才有可能沖擊一類卷!
考生寫作成功的關鍵,必須關心時政,準確把握時代脈動,擁有家國天下的胸懷抱負和思接千載的開闊視野。
一篇高質量的考場作文實際上就是考生巧妙的將自己的思維過程流暢而成功的呈現在了閱卷老師面前的成果。而且高考作文是在真實社會語境中考查考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讓學生學會深層次思考,闡述自己的觀點。一篇文章的內容和結構,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一個人的邏輯思維能力、思辨能力,全局觀等各種能力水平和素養。
看!過!來!
高考作文釋放的應試信號
今年的高考作文題目釋放出了強烈信號:寫作要立足實際生活需求,強調實際應用、知行合一,避免言之無物、大而無當。
如何充分厘清矛盾、分辨謬誤、提出真知,既考驗學生的價值觀,更能透視他們對生活的真實思考。此次作文,內容和思維的創新相對成了難點,對學生感知生活、縱深思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深刻地觀察社會、思考人生和關照自己,是新課標對語文教學的重要要求,也是當下語文教育中特別缺失的。
在蘭姐姐看來,一名優秀的高中生,應具備關注、反思、預測等綜合素質和能力。近年來的命題趨勢,體現了對考生文化修養積累與沉淀的重視,僅有知識儲備是不夠的。取得優異成績,需要閱讀名著經典、銘記歷史、感知時代、追蹤新知,更需要深入思考、獨立判斷,那些刷題、押寶、死記硬背的方法將越來越失靈。
語言運用能力、思維能力、審美能力、文化傳承這四個方面的核心素養,是新課標的要求,也是今后語文教育的方向。
(本文為蘭君原創投稿,首發蘭姐姐微信公眾號“家長學苑-ID:qdlanjiejie”,版權歸原創作者蘭君所有)
作者簡介
蘭君,蘭姐姐。資深教育主編、青島晚報小記者團創始人、中科院家長學院特邀專家、中小學生作文指導專家,校長傳媒專欄作家。其主持的品牌欄目"作文課"、"蘭姐姐熱線"、 "家長學堂"、"教育三人行"等多年來廣受好評。著有《父母好好學習 孩子天天向上》《優秀母親教子錦囊》。
- 標簽:天降財神論壇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