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速放緩 5大壽險半年保費收入近萬億
隨著中國人保在7月17晚發布保費收入數據,A股五大上市險企(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人保、中國太保、新華保險)上半年的保費收入情況全部披露。
從數據來看,在監管呼吁保險回歸保障等背景下,壽險行業仍處于深度調整期。5家壽險公司——中國人壽、新華保險、平安人壽、人保壽險及太保壽險上半年總保費收入達9603.65億元,同比增長了6.41%,增速較去年同期下降了近3個百分點。
數據顯示,財險老三家——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及太保產險上半年的總保費收入達4343.99億元,同比增長12.9%,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近兩個百分點。
雖然保費收入整體增速不如去年同期,但從單月增速來看,今年保費收入也呈現出逐月回暖趨勢。海通證券研報數據顯示,上市險企4月、5月單月保費同比增速分別為-4%、+4%,6月單月保費同比增長9%。
今年以來保險股保持上漲趨勢。截至7月18日,A股五大上市險企的股票年內增幅均遠超上證指數增幅,其中,中國人保、中國平安的股票年內漲幅均超50%,分別達69.89%、56.82%。
新京報記者 潘亦純 陳鵬
“壽險一哥”花落中國人壽,人保是財險老大
自2016年年末,監管呼吁保險回歸保障、“保險姓保”以來,壽險行業的業務調整一直持續。數據顯示,上述5家壽險公司上半年總保費收入達9603.65億元,同比增長了6.41%,增速同比下降了近3個百分點。
具體來看,中國人壽仍以3782億元的保費收入,占據“壽險一哥”席位。平安人壽、太保壽險上半年的保費收入也均超千億元,分別達2989.12億元及1384.27億元。新華保險、人保壽險上半年的保費收入則分別達739.94億元、708.32億元。
增速方面,新華保險上半年保費收入增速最高,達9.02%,其次是平安人壽,增速達8.88%。太保壽險、中國人壽的保費收入則分別達6.46%、5%,而人保壽險的保費收入增速則較低,僅有1.36%。
財險方面,人保財險仍以2353.35億元的保費收入,排名行業首位,平安財險、太保產險上半年的保費收入則分別達1304.66億元、685.98億元。
從漲幅來看,人保財險、太保產險上半年的保費收入漲幅均在10%以上,分別達14.92%及12.28%。總體上,受監管持續整治車險行業亂象、新車產銷量等多重因素影響,財險老三家上半年的總保費收入增速也比去年同期降低了近兩個百分點。
今年來單月保費呈現回暖趨勢
新京報記者也注意到,雖然今年上市險企中的壽險及財險保費收入整體增速不如去年同期,但從單月增速來看,也呈現出回暖趨勢。
海通非銀金融團隊在發布的研報中稱,上市險企4月、5月單月保費增速分別同比-4%、+4%,6月保費同比增速為9%,在增員、強訓的嚴格落實下,保費增速逐月回暖。
“回暖”的趨勢也體現在了上市險企的股價上。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18日,中國人保股票年內漲幅高達69.89%、中國平安股票年內漲幅則達56.82%。此外,中國人壽、中國太保年內的股票漲幅也超30%,分別達48.41%及36.48%,新華保險股票年內漲幅相對較低,但也仍達24.76%。今年同期,上證指數漲幅為16.33%。
下半年上市險企的保費收入將呈現怎樣的態勢?
天風證券發表研報觀點認為,預計三季度上市公司壽險保費增長壓力小于二季度。這主要得益于以下促進因素,首先,管理層變動及公司架構調整等短期影響逐步消除。新華新管理層于6月確定,三季度公司經營將回歸正常軌道。國壽內部組織架構改革預計也將在三季度完成。其次,7月各公司上市多款新的保險產品,預計公司將通過產品促銷方案,促進新產品銷售。另外,資管新規的推進會凸顯保險產品的優勢(最低收益保證,如萬能險的保證利率)。
萬聯證券則發布研報稱,二季度開始產品銷售情況回歸常態,下半年壽險代理人有望穩健增長,全年實現增速觸底反彈。
但對于財險業務保費收入增長情況,部分研報卻因我國新車銷量持續下滑等因素,持謹慎悲觀態度。海通非銀金融團隊就表示:“預計2019年產險行業受新車銷量增速下滑影響,保費增速難有大幅改善;車險將從保費競爭進一步轉向服務競爭,各險企將著力于提高續轉保率以抵消新車業務下滑帶來的負面影響。非車險將在責任險等險種高速增長的帶動下整體維持較高增速。”
萬聯證券研報也顯示,財險方面,保源增速放緩+費改影響持續,車險市場仍難言樂觀,下半年財險行業保費增速可能降至個位數,維持全年保費增速6%-10%的判斷。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