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美國消費實力的“黑五”來了 商家賣力吸引中國客
在感恩節到來之際,歐美迎來了一年一度的“黑色星期五”。今年的“黑色星期五”可能會吸引比以往更多的美國消費者。
由于他們擔憂年底前的關稅不確定性,很多消費者搶在“黑色星期五”進行瘋狂購物。
但購物者冒著嚴寒排隊,等著商店在凌晨開門的第一秒就沖進去,希望買到打折的廚房用具或辦公用品的場面,未來可能會越來越少地出現。
美國購物季開始得更早
“我們在2020年春季前不認為商品會漲價。”世界上最大的零售業行業協會全美零售業聯盟(NRF)稱,美國零售商早在一年前就已經提前做好囤貨準備,因此美國消費者將不會在購物季感受到明顯的價格上漲。
美國零售商在夏季的時候就已經鎖定黑色星期五的銷售和利潤率,并希望把利潤率最大化,不過這仍然取決于消費者的信心。
11月公布的最新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盡管有所下滑,但美國消費者購物欲望依然強烈。這意味著商家可能不需要進行更強力度的打折促銷。
近幾年來,美國購物季開始得越來越早。一些商家甚至從美國的“雙十一”老兵節(VeteransDay,一般為10月的第四個星期一)就開始掀起促銷活動。而消費者似乎也樂于接受,一些消費者從9月份就已經開始瘋狂購物。
比如亞馬遜上周五開啟了“黑色星期五”的促銷活動,而該企業的其他促銷活動在今秋更早的時候就開始了。沃爾瑪今年10月就在其網站上開始提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早”的假日促銷活動。總體而言,除了黑色星期五之外,其他促銷活動的節奏都比以前有所加快。
這也使得商家的購物季持續更長時間。由于今年的感恩節(11月第四個星期四)與圣誕購物季相隔時間較短,購物季開始得越早,會令商家越受益。
“美國的實體零售已經深度卷入‘黑五’了,只有全渠道布局才能從這些節日獲得新的銷售機會。”凱度消費者指數大中華區總經理虞堅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盡管如此,他認為美國實體店的數字化程度仍然較低。
對于一些傳統零售商而言,購物季能占到它們全年銷售額的30%。因此購物季被視為“決定命運的機會”。
這些零售商包括連鎖百貨杰西潘尼(JCPenney)、家居用品全渠道零售商BedBath&Beyond、科爾士百貨(Kohl’s)、維秘母公司LBrands’、服裝企業蓋璞(Gap)和連鎖書店Barnes&Noble等。
美國軟件商Salesforce的零售業務戰略副總裁加爾夫(RobGarf)表示:“這些零售商的業績將在購物季之后見分曉,并證明其數字化轉型是否成功。”
弗雷斯特研究公司(ForresterResearch)的零售業分析師SucharitaKodali說,從歷史上看,百貨商店是上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最具影響力的零售商。百貨商店比其他類型的零售商更依賴于在“黑色星期五”期間顧客的消費。它們希望,消費者除了為他人挑選禮物外,還能囤積自己需要的物品,比如浴巾和床上用品。
分析師還表示,現在很多連鎖百貨公司的銷售額正在下降。一些百貨公司曾以促銷活動而聞名,但隨著互聯網購物的興起,消費者對獲取優惠券或買一送一的熱情已經減弱。
對于那些長期依賴購物季來使自己“扭虧為盈”或實現盈利的實體店來說,消費者購物方式的改變是很大的打擊。
美國玩具零售商反斗城(ToysRUs)前CEO吉拉德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