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小絲瓜”鼓起貧困群眾“錢袋子”
瓜州縣南岔鎮脫貧成果鞏固提升產業園溫室里絲瓜秧苗長勢喜人
每日甘肅網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楊紅麗 通訊員馬晶晶 孔維龍)隆冬時節的酒泉市瓜州縣,寒氣逼人,但在瓜州縣南岔鎮脫貧成果鞏固提升產業園溫室里卻是一片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景象,溫室大棚里的絲瓜長勢喜人,翠綠的葉子下掛滿了肥嫩青翠的絲瓜。
成熟、待采摘的絲瓜
“我們種植的絲瓜平均一月收獲一季,一個大棚一茬可以收5000多斤,無病蟲害、產量高、品質好、保鮮期長,非常適合長途運輸。”瓜州縣南岔鎮十工村四組村民何國梁說。
今年以來,瓜州縣南岔鎮加強產銷信息服務工作,通過市場調研,因地制宜加大種植結構調整力度,堅持把大棚絲瓜作為產業園區調整種植結構的抓手,與甘肅錦華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合作,采用“龍頭公司+合作社+農戶”的運行模式,全力打造高標準綠色有機果蔬種植基地。
瓜州縣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穩定增收和脫貧致富的根本保障,緊盯短板弱項,堅持高質量扶貧,采取“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圍繞“優化農產品品質結構、大力發展訂單農業”的思路,先后引進中糧、中墾等合作企業,聘請專家全程技術指導,大力引導發展訂單農業,提升產業扶貧牽引力和支撐力,讓群眾走上脫貧增收的致富路。
“下一步我們要通過實施無公害農產品行動計劃,引進、推廣一批綠色新品種,形成集種植、銷售為一體的農業蔬菜產業鏈,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優質蔬菜產品品牌,提高蔬菜生產的集約化程度,降低市場風險,加快發展綠色蔬菜經濟。”瓜州縣南岔鎮十工村黨總支書記張紅軍說。
截至目前,瓜州縣枸杞、蜜瓜、特色蔬果等各類農產品訂單種植面積達27萬畝,涉及農戶1.9萬戶、合作社62個、種植大戶35戶,剩余59戶228人貧困人口全部實現穩定脫貧。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