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圈分化:有的成打卡地,有的說“我很難”
隆冬時節,記者在年客流量達1億人次的成都春熙商圈看到,夜里21時,春熙路步行街的網紅小店和特色餐飲店依然排起長隊,24小時火鍋店里人聲鼎沸;在太古里、IFS(成都國際金融中心)等商場逛完街準備回家的市民在地鐵站排起長隊;占地4000平方米,集合了咖啡、展覽等功能的方所書店仍然圍坐著不少看書的人。
記者近期在成都、杭州、西安、沈陽等地走訪調查發現,一些城市重點商圈以城、文、商、旅融合發展推動業態優化,也有一些商圈在發展上仍面臨電商沖擊、同質化競爭激烈、部分商家經營理念落后、傳統商圈轉型升級難等問題。
核心商圈搶占流量高地
在經濟下行與消費升級雙重壓力下,以“城”營商,以“文”活商,以“人”興商,已成為部分城市重點商圈深度挖掘消費潛力的突破口,跨界融合、流量經濟、全時消費等消費新趨勢明顯。
在杭州湖濱銀泰in77商場內,記者看到,盡管是非周末時點,多家飯店門口出現等位顧客。在距離該商場500米左右的工聯CC,匯集了無印良品旗艦店、品種繁多的各色餐飲、頗具挑戰的密室逃脫等門店。
這兩家綜合體位于杭州“大湖濱商圈”,該商圈商業體量超60萬平方米,年均人流量5000萬人次,2018年零售額達146億元。2019年“十一”期間,商圈核心區塊“杭州湖濱步行街”累計接待市民及游客141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1.98億元,同比增長9.1%。
在沈陽中街大悅城,記者曾目睹網紅飲品“喜茶”的開業盛況,上百人在店前排起長隊。記者近日再次來到這里時看到,仍有很多人排隊。陪朋友排隊的張先生說:“在朋友圈看到好多人分享,也想來打個卡。”
仲量聯行西安公司的分析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第三季末,西安零售物業市場供需保持穩定,全市零售物業平均空置率僅3.3%,較上季度降低0.2個百分點。購物中心首層平均租金報每月283.6元/平方米,可比項目租金環比微升0.9%。
成都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成都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429.1億元,同比增長9.7%。成都零售商協會的數據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成都遠洋太古里、IFS兩個商業綜合體營收分別同比增長21.4%、10%。群光、伊勢丹等傳統商場通過調結構和增加體驗式消費場景,近幾年營收仍保持上漲態勢。
記者在多個大城市重點商圈調研發現,當前我國消費正呈現一些新趨勢。
新消費場景不斷呈現,融合消費態勢明顯。走進位于成都遠洋太古里購物中心的奔馳Mercedes me體驗店,汽車展示、餐飲、啤酒、咖啡、演出等內容集于一體,體驗感十足。該店負責人喻亮說:“開店半年來,這種新型消費方式讓營收超出預期。”
專注細分領域和個性化的商家明顯增多。記者在成都春熙商圈看到,專注電競比賽和周邊產品的電競館、國際及小眾品牌買手店、專業做知名品牌限量版球鞋的鞋店等細分領域商店層出不窮,吸引了很多從“80”后至“00”后的新生代消費群體。
西安賽格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現在的商場“去百貨化”進程加快,商場更像一個集合體,要對各種消費方式、娛樂方式進行整合,才能吸引流量、增加銷售收入。在2018年的大型商場銷售額排名中,西安賽格國際購物中心銷售額突破70億元,位列全國第五。
“首店效應+流量帶動”,流量經濟方興未艾。首店入駐創造了超越消費者當前認知的商品和服務,不僅滿足了需求,更創造了需求。2019年前三季度,成都新增落戶國際品牌首店371家,超過2018年全年首店數量,首店數量僅次于上海和北京。
成都IFS開業五年多來,已引進超過100個首駐西南或成都地區的品牌,其中喜茶·黑金實驗室(西南區首店)、奈雪的茶禮物店(西南區首店)受到年輕人熱捧,甚至有消費者早起排隊四個小時只為喝到第一杯喜茶并在社交網絡上“打卡”分享。
線上線下聯動,夜間經濟、全時消費拓展消費市場。沈陽新瑪特天狗店店長李振佳說,新瑪特一直嘗試在線上線下重組購物中的人、貨、場三要素。“線上會員是我們服務的主客戶,他們的連帶消費在店內能占到九成。”
位于沈陽市奧體商圈的興隆大奧萊正全力打造線上“興隆大院”。顧客成為會員后,不僅可以在線選購商品,還可持電子券到店享受相應折扣,線上下單、線下自提也免去了結賬排隊的煩惱。在多地繁華商圈,這種新零售模式還催生了大量“無人超市”。
在西安的鐘樓商圈、曲江商圈,依托鐘鼓樓及明城墻、曲江池、大唐芙蓉園等著名景點,這兩個商圈成為夜間經濟的焦點,各大商場及時求變,群光廣場引入音樂酒吧、魔方KTV,中大國際MORII街區打造自營酒吧,社區24小時便利店、夜間餐飲業成為人們觀景后休憩消費的重要場所。
“城、文、人”賦能,深度釋放消費潛力。
以“城”營商。據成都市商務局流通產業處處長王永剛介紹,通過在夜消費集聚區開行夜間公交線路,推出地鐵、商場節假日延時服務,成都推動24小時便利店、書店、影院、音樂酒吧等夜間經濟形態蓬勃發展。通過“夜游錦江”等旅游新業態的打造,以流量級商業載體為中心串珠成線,則帶動了更多區域實現產城融合發展。
以“文”活商。沈陽市沈河區商務局副局長雍陽說,沈河區以商旅文融合為突破口,延續老街區建筑風格和文脈特征,研發設計系列文化創意產品,彰顯中街步行街文化之根、商業之源的獨特魅力。在成都,被英國權威旅游雜志《Time Out》評為“全球最酷50城市街區”之一的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