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了,為什么剖腹產的寶寶更容易哭鬧?
昵稱 簡介 ZZCP1000 菜譜 JKZHULI 汽車 搞笑
巧巧懷孕8個月了,最近正在了解關于順產和剖腹產的問題。她看了很多書,也查閱了大量資料,在這個過程中她還聽說剖腹產的寶寶更容易哭鬧,覺得這個觀點挺新鮮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剖腹產寶寶更容易哭鬧?
哭,是嬰兒的本能之一,也是他與外界溝通的一種方式。尤其是剛出生的小寶寶,還未學會用語言或肢體動作來傳達自己的情緒或需要,只能用哭來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要求。
對于剖腹產寶寶來說,哭鬧現象往往超出正常范圍,較自然分娩的嬰兒次數多,情況較為惡劣。據不完全統計,95%以上的剖宮產寶寶都有不同程度的哭鬧問題。
剖宮產寶寶容易哭鬧 什么原因?
1.剖腹產寶寶缺乏像順產寶寶那樣的產程刺激,剖腹產寶寶更缺乏安全感,所以對身邊的環境比較敏感,即使很小的聲響也能引起過強的反應,常常莫名其妙地哭鬧;
2.由于媽媽手術后身體狀態不佳,寶寶不能在生后半小時內進行早吸吮,再加上媽媽術后飲食受到限制,只能進流食或半流食,以上因素都可能造成下奶晚或母乳分泌少,寶寶也會由于饑餓而哭鬧。
如何安撫寶寶情緒?
安撫新生寶寶可以用五個小竅門:“包、側、噓、搖、吮”。
包裹:胎兒在媽媽的子宮里是被緊緊包裹著的。專家認為,“襁褓法”可以讓寶寶感覺像是重新回到了子宮,獲得被保護的安全感。具體方法是:使用長寬均為1.5米的包布將寶寶包裹好,在不妨礙寶寶正常呼吸的前提下,盡量裹得緊些。
側抱:家長常常采用讓嬰兒平臥在懷里的姿勢抱孩子,但事實上這樣往往無助于安撫寶寶。美國專家認為,剛剛降生的嬰兒事實上還沒有準備好迎接新的環境,對他們來說,從子宮的溫暖環境里出來就類似于讓普通人類從樹上掉下來,刺激了人類與生俱來的“莫洛反射”,表現為哭鬧不停。而把嬰兒豎直抱起或側抱則會關閉這一反射,讓寶寶盡快安靜下來。
聲音:其實胎兒在母體中的環境并不是非常安靜的,包括母親血管流動的“刷刷”聲、母親心臟跳動的聲音、腸胃蠕動的聲音、說話的聲音等等。新生寶寶耳膜較厚,對于成年人來說有點響的聲音對新生兒來說可能剛好合適。家長可以為寶寶營造這種類似的聲音環境,使用吹風機、吸塵器、收音機、烘干機、流水或選擇“白噪音CD”,都可以達到類似的效果。對著寶寶的耳朵“噓”聲也讓寶寶很受用,他們可以從中獲得安全感。
搖晃:在媽媽的子宮里,無論媽媽在走路、坐著看電視,或是睡覺時翻身,寶寶的感覺就像在海上坐船一樣舒適,因此輕輕地搖晃會受到新生寶寶的喜歡。但專家提醒家長注意:搖晃寶寶的幅度要小而快,不適當的搖晃可能導致嬰兒身體受到傷害甚至猝死。
吮吸:寶寶在預產期前3個月就開始練習吮吸手指了。把你的手指放在嬰兒的嘴巴里或是給他使用安撫奶嘴。吮吸不僅能夠緩解寶寶的饑餓感,還會激活大腦深處的鎮靜神經,將寶寶帶入深沉的平靜,進入滿意的放松階段。
溫馨提醒:
對于剖腹產寶寶,媽媽一定要穩定情緒,爭取早開奶,并嚴格按照營養科醫生的要求進食,促進乳汁分泌。另一方面,爸爸媽媽一定要避免那些不必要的打擾,為寶寶提供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
- 標簽:暖暖不請狼自來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