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最適合寶寶吃的魚是它們(附食用方法)
1
三文魚
三文魚中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及不飽和脂肪酸,其所含的Ω-3脂肪酸是腦部、視網膜及神經系統所必不可少的物質。魚肝油中還富含維生素D等,能促進機體對鈣的吸收利用,有助于寶寶生長發育。同時,三文魚魚鱗小、刺少,肉質堅實而富有彈性,適合寶寶食用。
2
鱈魚
鱈魚肉中蛋白質占16.8%,而鱈魚肉中所含脂肪和鯊魚一樣,只有0.5%,要比三文魚低17倍。鱈魚的肝臟含油量高,除了富含普通魚油所有的DHA、DPA外,還含有人體所必需的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和其他多種維生素。鱈魚肝油中這些營養成分的比例,正是人體每日所需要量的最佳比例。
3
鱸魚
鱸魚有海水和淡水的品種,海鱸魚更適合寶寶食用。鱸魚周身刺少,魚肉肥厚細嫩,不容易蒸老,非常適合清蒸。鱸魚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營養成分,還含有維生素B2、煙酸和微量的維生素B1、磷、鐵等物質。
4
帶魚
帶魚富含脂肪、蛋白質、維生素A、不飽和脂肪酸、磷、鈣、鐵、碘等多種營養成分。同時富含人體必需的多種礦物元素以及多種維生素,是寶寶的理想食品。帶魚的DHA和EPA含量高于淡水魚,加之帶魚含有豐富的卵磷脂,更具補腦功能。
5
黃花魚
黃花魚是非常適合孩子夏季食用的魚類。黃花魚營養豐富,新鮮的魚肉中富含蛋白質、鈣、磷、鐵、碘等,而且魚肉組織柔軟,更易于孩子消化吸收。此外,黃花魚肉呈蒜瓣狀,沒有碎刺,適合兒童咀嚼。
6
銀魚
銀魚是極富鈣質、高蛋白、低脂肪食的魚類,基本沒有大魚刺,非常適宜小孩子食用。給小寶寶添加銀魚,可剁碎了弄成魚泥給寶寶吃,還可以煮到稀飯里或者弄碎了加在米糊里。
不同年齡段寶寶的吃魚量推薦
6-12個月寶寶,添加時按照由少到多的順序。
推薦烹調方法:清蒸、水煮、入餡。
6-12個月寶寶:25-40克/日
1-3歲寶寶:40-60克/日
3-6歲寶寶:60-100克/日
值得注意的幾件事
1.注意挑魚刺,避免卡到寶寶喉嚨。
2.制作時不加鹽及其他調味品。
3.現做現吃,不吃不新鮮的魚肉。
4.過敏性體質及患有濕疹的寶寶深海魚推后添加。
食用做法
1
清蒸鱸魚
適合年齡:6個月以上
食材:鮮活鱸魚一條(兩斤左右最佳)、蔥姜適量
制作方法:
1.鱸魚處理后,將內臟等去除清洗干凈;姜切末放入碗中,倒入少量開水浸泡備用;蔥切段備用;
2.將鱸魚腹部的肉剔下,六個多月寶寶食入量少,取下約拇指大小一塊無刺的魚肉即可;將魚肉放在碗中,倒入少量姜汁,放入蔥段腌制十分鐘左右;
3.蒸鍋中倒入適量水,將腌好的魚肉放小盤中上鍋蒸,鍋開五分鐘關火;取出魚肉,用小勺壓為魚泥狀即可。
提示:
初次添加魚肉的寶寶給一勺尖的量即可,媽媽注意觀察寶寶食用后皮膚、消化等狀況。 剩余魚肉媽媽可按家人喜好烹飪,不建議冷凍后下次給寶寶食用。魚腹部的肉刺相對較少,適于給寶寶食用,如果脂肪過多,建議去除魚皮。
2
銀魚粥
適合年齡:8個月以上
食材:鮮銀魚、大米、小香蔥、芝麻油
制作方法:
1.鮮銀魚用流動水清洗干凈備用;大米淘洗后放入砂鍋,倒入八倍水,開大火煮開,關小火熬煮;小香蔥去除蔥白,留蔥葉切碎末備用;
2.大米熬至開花粘稠時,放入銀魚,繼續熬十分鐘關火;盛入碗中,撒上小香蔥,淋入芝麻油即可。
提示:
不建議選用干品小銀魚,鹽分過高。
給寶寶吃時,小銀魚先壓為泥,再隨粥一同喂食。
8個月左右寶寶,每次吃2-3條小銀魚即可。
3
三文魚小餛飩
適合年齡:10個月以上
食材:三文魚、雞蛋、菠菜、面粉、紫菜、香菜、芝麻油、蔥姜適量 ”讓你臉紅的微信號 dapei2
制作方法:
1.三文魚清洗干凈,用料理機或刀剁為魚泥狀;將蔥姜切莫,放入三文魚泥中,打入雞蛋黃順時針攪拌均勻;
2.和好面后醒半小時,將醒發好的面搟為薄面葉,切成合適大小的餛飩皮備用;
3.將魚泥餡包入餛飩皮中,鍋開后下入餛飩,香菜切末備用;煮至軟爛后連湯一起盛入碗中,撒香菜末和紫菜末,淋上芝麻油即可。
提示:
也可以提前用料理機榨一些胡蘿卜汁或菠菜汁,用來和面,做出營養又漂亮的彩色餛飩。
榨汁過程中的渣子也可以保留,一起和入面中,保存蔬菜的營養。
對雞蛋過敏的寶寶,不要放雞蛋,放入一些干淀粉即可。
覺得有用請轉走!
- 標簽:小子我是你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