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奶粉7個細節最易出錯,爸媽要注意!
最近,關于如何正確給寶寶沖奶的問題比較多。確實,對于新手爸媽來說,沖奶粉確實是個技術活,要不是結塊,就是溫度過高,甚至是氣泡一大堆。那么,正確的沖奶方法是怎樣的?哪些細節容易出錯需要注意呢?
沖調奶粉5個步驟
1、清潔雙手和器具
先用肥皂清洗雙手,用干凈的消毒鍋加8分滿的水,準備加熱。耐熱的玻璃奶瓶、鑷子等器具于冷水時放入鍋內煮10分鐘,再將較不耐熱的器具包括奶嘴、奶蓋、奶圈等用紗布包著一起放入煮5分鐘左右。做完這些之后,將消毒好的奶瓶放置于干凈的地方晾干,以備使用。
2、適宜溫度的水倒入奶瓶
在奶瓶里倒入需要的溫開水,水溫根據寶寶所喝奶粉建議溫度,在奶粉外包裝有說明。如果是沸水,最好提前冷卻,等到合適溫度才可以給寶寶沖調奶粉。
如果先放奶粉,之后再加水,水和奶粉的比例就不對了,沖好的奶會太濃。
媽媽要注意,一定要先倒水,這樣才能保證比例精確。譬如寶寶喝120毫升奶,那么就提前在奶瓶里倒入120毫升水,然后再加入正確配比奶粉量,沖調出來的奶粉濃度才是最適合寶寶的。
3、量取奶粉
量取奶粉最好使用奶粉包裝里帶的勺,因為用這個勺量取的奶粉量剛好合適。不同牌子的奶粉,勺子可能也會不同,所以不能混用。取一把干凈的刀,用刀背把勺上的奶粉刮平。如果奶粉包裝盒里有這樣的抹平工具,是最好的了。
4、溶入奶粉
把加入正確數量平匙的奶粉對準奶瓶將奶粉倒入奶瓶,把奶嘴擰緊,蓋上瓶蓋,然后輕輕搖勻。準媽媽需要注意,不要上下搖晃,那樣容易產生過多氣泡,而要左右水平勻速搖晃。
5、檢查溫度及流速
媽媽先將奶瓶倒置,在手內側滴一滴,確定適當的溫度。如果需要把奶弄涼些,可以握住奶瓶,用瓶蓋蓋住奶嘴,在自來水下沖一沖。
流速這樣判斷:
裝上奶嘴,把瓶身倒過來,先看看流速是否合適。0~6 個月寶寶奶流速判斷標準如下:
1、奶水的流速以奶瓶倒置時,奶水能一滴一滴連續滴出為宜,一般以1滴/秒為標準。
2、如果幾秒鐘奶水才會從奶瓶里滴出來一滴,那就說明奶嘴孔徑太小了,寶寶吸起來會很費力。
3、如果倒置奶瓶后奶水呈線狀流出不止,則說明孔徑過大,寶寶有嗆奶的危險。
有時候,奶瓶瓶蓋擰得太緊也會使流速變慢,空氣在瓶內形成負壓,使奶嘴變扁,寶寶吸起來就非常吃力。這時就要把奶瓶的蓋子略略松開,讓空氣進入瓶內,以補充吸奶后的空間。
沖奶粉7個細節最易錯,爸媽注意!
細節1沖調所用的水不合適
礦泉水富含礦物質,磷酸鹽、磷酸鈣過多,而嬰兒腸胃消化功能還不健全,長期用礦泉水沖牛奶會引發嬰兒消化不良和便秘。
純凈水失去了普通自來水的礦物元素,而人從水中對鈣吸收率可以到90%以上,所以不宜用純凈水沖牛奶。而礦泉水由于本身礦物質含量比較多,且復雜。
沖配方奶粉我們提倡用自來水。因為目前家庭用的自來水都是經過了科學的處理,質量符合標準,自來水煮沸后,放涼至奶粉建議溫度,再用來沖奶粉就可以了。
細節2沖調水溫不當
在成年人眼里,沖奶粉,目的地就是可以喝,那把水倒進去,攪和攪和不就成了嗎?非也非也,沖嬰兒奶粉,相當有講究,水溫至關重要。
有的爸媽認為幼小的寶寶抵抗力差,寶寶使用的奶瓶奶嘴都要經過高溫消毒,奶粉也應該用沸水沖調才對,這種想法可是不對的喲。
首先,水溫過高會破壞奶粉中的營養素,如維生素 C、維生素 B,使寶寶營養不足;其次,還會導致蛋白質變性失活,無法被消化吸收,寶寶容易積食上火。
那既然水溫不能太高,低點行嗎?答案當然是:不行!水溫偏低,奶粉不易泡化,直接影響奶粉的溶解,同樣不利于寶寶的消化吸收。
水溫的重要性是知曉了,那怎么控制水溫呢?方法很簡單,沖調奶粉時,可以用手腕內側皮膚測溫,以感覺溫熱而不燙手為宜 ( 部分有經驗的媽咪說因為手部溫度感覺比口腔的高,最好比溫熱稍微熱一點 ) ,然后放入適量奶粉搖勻。
細節3沖調比例不當
為啥不能給嬰兒喂太濃的奶?剛出生不久的嬰兒胃腸消化功能較弱,
若牛奶過濃,小寶寶就更難消化吸收了,輕則出現消化不良、大便干燥,嚴重的可能會引起壞死性出血性小腸炎。
當然,奶粉沖得太稀也不行,寶寶容易出現營養缺乏,導致個頭小、消瘦等情況。
所以,爸媽最好按照奶粉外包裝 粉與水的建議配比進行奶粉沖調。
細節4沖調次序不當
很多新手爸媽們都是把奶粉先倒入奶瓶內,再用溫水沖泡,這樣的次序可是會導致奶粉沖調不均勻,出現結塊、溶解不充分的問題。新手爸媽們,你們是不是也這樣給寶寶沖奶粉的?當喝奶的對象變成我們弱小的寶寶,連沖調次序都有嚴格的界定呢。
如先加奶粉,后加水,仍加到原定刻度,奶就加濃了;奶粉沖調的正確次序是,先將自來水燒開,晾至奶粉建議溫度,取合適水量,注入奶瓶,將奶粉加入到溫水中。攪拌成奶液后,這就是合適的濃度啦。
細節5攪拌過度
都說習慣成定式思維,我們成年人沖奶是先放奶粉再放水,然后還要找個調羹之類的器皿攪拌,讓它快速溶解。但在寶寶奶粉這,攪拌也是罪過啊。
通常給寶寶沖奶粉,爸媽們都是直接用奶瓶沖的,在水中加入正確量取的奶粉量后,為使奶粉溶解更加均勻不結團,需要稍微進行搖晃助溶。但有些新手爸爸沒這耐心,會比較粗魯的搖晃奶粉,上下左右前后各個方向搖晃,甚至于找根筷子之類的大力攪拌。
雖說攪拌不會令奶粉營養流失,但是會產生其他讓寶寶不舒服的問題哦。在沖奶粉時大力搖晃或者用筷子攪拌,更多的空氣趁機混入奶液中,從而產生大量的氣泡。寶寶喝了這種奶液,容易脹氣吐奶。
正確做法是這樣的:手握奶瓶中上部,沿同一方向搖晃瓶底,使在水平面上旋轉。速度不宜太快,不產生氣泡為宜。若產生氣泡,應靜置等氣泡消失才給寶寶飲用。
細節6沖好的奶再煮沸
沖好的奶粉感覺有點冷,不如再煮一下吧,煮沸一次正好可以殺菌。
已經沖調好的奶粉若再煮沸,會使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結構發生變化,從而失去原有的營養價值。寶寶再喝這樣奶水,多獲得的營養也要大打折扣。
細節7睡前將奶沖好保溫夜里再給寶寶喝
晚上把沖調好的奶粉放在溫奶器中,等到寶寶晚上要吃奶時,再拿出來,方便又省事。有些媽媽這樣做主要是想晚上喂奶省力點,但這樣做不好。
泡好的奶粉在未喝過的情況下,常溫存放不能超過2小時 (暖奶器里的溫度一定是超過常溫的),若放在冰箱冷藏,則不能超過24小時。 若吃過了,有剩的,則應丟棄,不能再吃的。
趕緊告訴朋友吧,她們會感謝你的!
- 標簽:蕎默之間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