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該如何甩掉“媽咪手”
很多新媽媽在寶寶出生后,每天照顧寶寶,就會出現手腕腱鞘炎,醫生給這個病起了另外的一個名字“媽咪手”,那么產后的新媽媽在生活中要注意哪些事項有助預防“媽咪手”呢,另外當“媽咪手”出現后,新媽媽又該如何甩掉“媽咪手”呢?
“媽咪手”就是病
小樂媽最后還是去了醫院。醫生告訴她,她的這種情況是患了“媽咪手”,也就是手腕腱鞘炎。
手部某些肌腱的外面包著一層纖維組織,稱為腱鞘。它具有維持手指的正常屈伸和肌腱滑動的功能。當手部固定在一定位置做重復、過度活動時,使肌腱 和腱鞘之間經常發生摩擦,以致水腫、纖維性變,引起內腔狹窄。由于肌腱在腱鞘內活動時,通過的徑道狹窄,從而出現疼痛和運動障礙,這就是腱鞘炎。新媽媽最 常發生腱鞘炎的部位是手和腕部;疾『笸箨P節大拇指一側會常感疼痛,提重物時感到沒有力氣,疼痛感加重,與小手指那一側的腕關節相比,能明顯地看到有一個 輕微隆起的小鼓包,差不多豌豆粒大小,紅腫,灼熱,按壓的時候疼痛感就更明顯了。
經過一番了解后,小樂媽發現,像自己這樣產后手腕酸疼的媽媽還真不在少數。有些媽媽在懷孕時期手腕就出現問題了,產后情況就更嚴重了。小樂媽很奇怪,產后她在家休養的挺好的,家務事也都沒怎么做,寶寶也有婆婆幫著照看,自己根本沒受累,怎么手腕還是出問題了呢?
醫生說,很多新媽媽雖然不會去干體力活,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給寶寶喂奶、洗澡的時候,往往需要用手腕托著寶寶的頭,使得手腕頻地繁做著單一的、 重復性運動,肌腱在腱鞘內不停地來回滑動,時間長了肌肉腱鞘疲勞,自然就會引起發炎了。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新媽媽在哺乳期激素水平有所變化,這也會導 致腱鞘炎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