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女性需關注盆底肌肉松弛問題
產后第2傷:分娩后子宮脫垂
子宮是一個神奇的器官,未懷孕時,它只有雞蛋般大小,而懷孕后,子宮逐漸膨脹,分娩前容積可增加200倍。在懷孕和生產過程中,支撐子宮的各種韌帶組織過度伸展或撕裂損傷。在懷孕36周時,子宮脫垂的發生率為52.2%,陰道前壁脫垂為37%。
一位32歲的女性生完孩
子之后,覺得性生活不滿意,來醫院一檢查,醫生發現其陰道前壁膨出,陰道相對變短且子宮也輕微脫垂。專家解析,在整個懷孕期間和產后,缺乏鍛煉、盆底肌肉松弛是導致子宮下垂的原因之一。體型偏瘦或偏胖以及高齡產婦,由于肌力差,更容易出現子宮脫垂。
專家支招:
1、采用盆底康復器陰道“啞鈴”:仰臥姿式,將特制的陰道“啞鈴”涂上潤滑膏,插入陰道,收縮肌肉,將 “啞鈴”往上吸,然后站立起來開始進行鍛煉,以恢復和加強盆底肌力,使陰道縮緊,改善陰道松弛狀況。
2、用生物反饋技術喚醒患者深層和淺層的肌肉,控制那些沒有參與的“懶惰”肌肉(腹肌、內收肌等等)進行收縮。輕度盆底肌肉松弛的患者經過康復訓練,有效率達到50%左右。
產后第3傷:分娩后腹直肌分離
正常情況下,雙側腹直肌在腹部的正中線,劉娟說,無論是剖腹產還是陰道分娩,在產后第三天檢測,約有60%-70%的女性兩條腹直肌會分離兩指寬,即使坐完“月子”,仍有30%的媽媽未能完全恢復。
專家解析:腹直肌被膨脹的子宮脹松,甚至部分肌纖維斷裂,產后腹肌松弛,收縮無力,腹壓減弱,以至于不少女性在產后因為腹直肌分離而出現臍疝,小腸從肚臍眼里凸出來。
專家支招:
1、從產后第3天開始,就可以練習產后操,加強盆底肌肉訓練和腹肌運動。
2、坐完“月子”身體恢復后可多游泳,有針對性地鍛煉腹部肌肉。
3,用生物反饋技術增加盆底和腹背肌肉的協調收縮,治療腹肌分離。
Tips:盆底肌康復治療適應癥
經陰道分娩及剖宮產后的女性;陰道松弛的中青年已婚女性;性交疼痛或性欲低下的女性;患慢性盆腔炎或陰道炎反復發作而影響性生活的女性。
溫馨提醒:產后女性需及早關注盆底肌肉松弛問題,所以為了更好的保證母嬰的健康,我們要注意做好產后恢復的工作,避免因為自己的馬虎大意而因此留下了病根,這對我們以后的生活都帶來不可磨滅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