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如何預防肛腸方面的疾病
產后很多產婦會出現各種肛腸疾病,比如便秘、肛裂等等問題。有些產婦會發生3-5天或更長時間不解一次大便的情況,這會造成排便愈加困難,肛裂、痔、腹脹等多種不良后果。產后便秘幾乎是所有的產婦遇到的麻煩。 那么產后如何預防肛腸方面的疾病?下面我們來看看母嬰專家的介紹:
由于產后腹壓下降,排便時使不上勁;而且在分娩前后有些產婦進食比較少,如果是剖腹產,還要在術前術后禁食;腸道內沒有沒有一定容量的食物殘渣,不足以刺激排便;如果有會陰裂傷或會陰切開,蹲下排便時可引起疼痛,產婦不敢排便;如果懷孕時就有痔瘡,不會在產后馬上就好,仍然是便秘的原因;剖腹產后不能馬上下床,但大多數人不習慣在床上躺著排便排尿。
其實,除非產婦還有其他產后合并癥,醫生需要產婦臥床休息。通常情況下,剖腹產后24小時就可以下床大小便。為防止產后便秘,產婦應適當增加活動量,加強腹肌與盆底肌的鍛煉,做產褥期保健操,正確搭配飲食,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也可睡前飲蜂蜜水一杯,如果情況比較嚴重,要看醫生。
為了保證產后不發生肛腸方面的疾病,專家還建議:
•室內空氣流通,室溫不要過高,室溫保持在24℃左右。
•春季氣候干燥,室內放置加濕器,保持室內濕度在45%~50%左右。
•不要盆浴。要用淋浴,最好用流動水沖洗外陰。
•合理飲食,早下床活動,及時小便,以避免膀胱內尿液滯留,影響子宮的收縮及惡露的排出。
•最好使用消毒過的衛生紙和衛生棉。
小編溫馨提示:知道了產后如何預防肛腸方面的疾病,所以為了更好的預防肛腸疾病,要注意以上的事項。一旦發生肛腸疾病,一定要及時看醫生。母乳喂養時,要告訴醫生,你是一個正在為寶寶哺乳的媽媽,以便醫生開具不會影響媽媽泌乳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