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價比高的家庭轎車針對農村生活垃圾污染 6萬網友建言獻策破解“垃圾圍村”湖南2012高考分數線
楚天都市報訊 □楚天都市報記者陳凌墨 通訊員李輝
正是春天出游季,到鄉村旅游或者回鄉探親的您,是否注意到,光鮮亮麗的自然風景背后,有些角落也存在扎眼的垃圾?
今日上午,省政協將舉行第11次月度協商座談會,也是今年第二次月度協商座談會,圍繞“加強和改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協商議政、建言獻策。
如何破解“垃圾圍村”、留住美麗鄉愁?本月11日,省政協辦公廳聯合楚天都市報,啟動網絡議政活動,引導網民圍繞我省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獻計獻策。本次網絡議政活動,包括問卷調查、開放式建言、我要提問等3個部分。截至19日晚24時,本次網絡議政的網頁點擊量已達到6.1萬人次。
參與網絡議政的網友中,有普通農民,有心系家鄉的外地游子,也有基層政府工作人員。其中,在“我要提問”環節,恩施宣恩縣縣長習覃結合當地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問題提出不少建議,并向省環保廳提出問題。今日的月度協商會上,本報記者也將把網友的提問帶到現場,面對面向省政府相關主管部門負責人提問。
四大突出問題如何解決?
網友積極發表真知灼見
為了解我省農村生活垃圾污染治理現狀,破解治理難題,今年3月至4月中旬,省政協深入我省農村,開展了廣泛的實地調研,發現我省農村生活垃圾污染治理普遍存在群眾參與度不夠、垃圾分類做得不夠、資金保障不足、簡易填埋造成二次污染等4大突出問題。對此,本次網絡議政專門設置“開放式建言”環節,網友紛紛發表真知灼見。
如何發動群眾參與垃圾治理?
網友建議:給予一定的政策激勵
省政協調研發現,一些農村地區群眾參與垃圾治理的積極性不高,存在“政府干、農民看”的現象,有的地方配備了保潔員后,農戶連“自家門前雪”也不掃了。
對此,不少網友認為,一方面,要加強宣傳教育,喚醒農民對本鄉本土的熱愛;另一方面,要嚴格獎懲,通過民主方式制定衛生村規民約。
網友“一見如故”認為,要建立相關責任制,村組干部入戶宣傳及實效要納入考核。同時,可以將身體健康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婦女發動起來,開展清掃,并適當給予一些激勵政策。
還有網友認為,通過積分兌換生活用品、星級家庭評比、政策扶持傾斜等手段,讓村民們得到實在的收獲。
如何在農村推廣垃圾分類?
網友建議:引進專業垃圾處理企業
調研發現,垃圾分類在農村推廣遇到很大障礙:一方面,導致垃圾的資源化利用不夠;另一方面,又造成需要處理的垃圾量比較大、轉運成本高。
有網友認為,垃圾分類再難推廣也要堅持做下去,“相信時間長了就會慢慢有效果。”網友“東子”建議,政府需要引進專業的垃圾處理企業,對完成垃圾處理任務的給予一定的資金獎勵,這比單方面的政府投入更有效更持久。還有網友建議,在每個村都設置廢品收購站,要求嚴格分類,政府給予群眾一定補貼,比如一個啤酒瓶5分錢。
如何解決財政資金保障不足?
網友建議:適當收取垃圾處理費
資金保障不足,也是目前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的一大難點。省政協調研發現,部分地區由于財政補充有限,鄉(鎮)村財力不足,導致農村垃圾治理的維護及運行經費捉襟見肘,環衛設施年久失修,基層環衛隊伍待遇低、不穩定。
對此,多名網友建議,在治理經費不足的情況下,可以對村民收取一定的衛生費,比如每月10-20元。“政府出一部分,村民交適當的垃圾處理費,也能提高其垃圾處理積極性。”網友“絲絲雨”說。
還有網友建言,環保部門對企事業單位的污染罰款,按照一定比例扶持基層村組環保建設資金。
如何避免簡易填埋二次污染?
網友建議:科學規劃垃圾處理場
調研發現,目前農村垃圾處理方法比較簡單,一些地方將垃圾收集后隨便找個地方堆放或簡易填埋,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對此,不少網友建議,各級政府應分別承擔經費投入,建設垃圾處理場,根據地域面積、居住人數規劃建設。還有網友建議,要加強經費保障,配齊垃圾車,垃圾清運要及時;同時,從制度上保障,禁止垃圾填埋,發現一處,處罰一處。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