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ajiao7歲遭遇車禍9歲才蘇醒 荊門小伙期待用歌聲唱響未來優酷改版

  • 來源:互聯網
  • |
  • 2017-05-07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圖為:媽媽袁先梅(后中)推著楊煊參加湖北省殘疾人文藝匯演

圖為:楊煊(前排)拿到《中國新歌聲》地區海選的晉級卡

圖為:楊煊在志愿者幫助下參加比賽

楚天都市報訊 楚天都市報記者陳倩 通訊員何莉莉 白莉莎

當所有的記憶被車輪碾碎,9歲時從頭學說話走路,再認識自己的爸爸媽媽,你會選擇怎樣的人生?

上月底,在湖北省第九屆殘疾人文藝匯演的舞臺上,來自荊門的楊煊坐在輪椅上,用一首歌給出了答案:即使腳步蹣跚、口齒不清,也要唱出不一樣的未來。在一個多月前,他一樣是憑借這一首歌,通過了《中國新歌聲》的地區海選。

“請說出你的故事。”這是《中國新歌聲》評委汪峰為觀眾熟知的口頭禪。那么,29歲的楊煊,又有怎樣的故事?

遭遇車禍

9歲時從認識媽媽學起

留著偏分頭,穿著印著字母的黑色休閑裝,楊煊和同齡人一樣喜歡時尚的打扮。在他珍藏的藝術照里,記者看到的是一個陽光帥氣的青年。如果不是那次車禍,也許他的人生會是另一道完全不同的軌跡。

那一年,楊煊才7歲多,和小伙伴一起過馬路時被一輛疾馳的汽車撞倒,多處骨折,最嚴重的傷在頭部。經過搶救,他脫離了生命危險,但只能靠插管和儀器維持生命。

“鼻子里插了很長時間的管子,所以現在,我的鼻頭很大。”楊煊摸著鼻子,有些自我解嘲地說。他恢復意識已是近兩年后。醒來的他,不會說話,不會走路,不認識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小學二年級的全部課程,身邊的一切,他也不再記得。在9歲的時候,他幾乎恢復到了剛出生的狀態。

媽媽袁先梅重復著最早教會兒子說話的過程,從重新認識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開始,說話、走路,一點點讓他重新學。只是這一次,楊煊再不像以前那樣聰明伶俐,一教就會,而他的身體狀態,也永遠不能恢復正常了。

媽媽語速稍微快一些,他就會聽不懂;前面有任何障礙物,他都有可能因為無法掌握平衡而在躲避時摔倒。

很多人建議袁先梅送兒子去特教學校,但她不想讓兒子背上心理負擔,還是堅持在普通學校跟讀。雖然在班上,楊煊每次都是最后一個做完作業的,中考的時候因為做不完考卷總分只得了100多分,但袁先梅還是讓楊煊一直讀完了大學專科的成人教育。

上成教時,學校附近租不到房子,家里又離得比較遠,袁先梅索性把家里的房子賣了,買了輛車,租了套房子,每天開車接送。

跟著哼歌

康復訓練學會新技能

出院后的頭3年,楊煊一直在武漢做康復訓練。奶奶剛剛退休,到武漢去照顧他。空閑的時候,奶奶會哼一些熟悉的紅歌。聽得久了,楊煊居然也跟著唱起來,還學得有模有樣。

袁先梅這時正為楊煊的語言訓練傷腦筋。要恢復語言能力先要學會運用氣息,醫生給的辦法是練習吹紙或者吹蠟燭。可是這種枯燥的訓練,楊煊很快就不愿意做了。袁先梅想到教他吹泡泡,楊煊一開始很有興趣,可過了一兩個月,也沒多大興趣了。

聽到兒子跟著哼歌,她有了主意:唱歌同樣可以訓練運用氣息,既然楊煊對這個有興趣,那用這個訓練語言也不失為一個辦法。

楊煊說,唱歌的時候,覺得整個人很舒服,情緒很放松,越唱越喜歡唱。袁先梅說,楊煊出車禍以前,雖然學習成績不錯,但對音樂并沒有特別的興趣,唱歌是他在康復訓練里學會的新技能。

10歲生日那天,親戚朋友在武漢給楊煊過生日,飯后請他和媽媽去唱卡拉OK,第一次接觸話筒的楊煊,唱了奶奶最愛唱的,也是自己當時唱得最熟練的《說句心里話》。盡管吐詞不清,但大家還是都在給他鼓掌。這也給了楊煊唱下去的興趣。

街頭練歌

唱到《中國新歌聲》海選

回到荊門以后,袁先梅也會帶兒子去唱歌。楊煊家離荊門龍泉公園不遠,周邊有不少小KTV門面,到了晚上,大家把音箱擺到外面,供休閑的市民唱歌。

老板們都是袁先梅的街坊,知道他們家的情況,都很同情。別人唱一首歌收一元錢,他們就讓袁先梅只交5元錢,只要沒有客人來消費,可以唱到打烊。每個星期,楊煊都要去唱兩三次。時間長了,他的歌也唱得越來越好。

肢體一級殘疾,走遠路只能依靠輪椅,平時說話也不太清楚,但一拿起話筒,楊煊就變得自信起來。他的故事也引起了荊門市殘聯的注意。

2013年的助殘日,楊煊第一次參加荊門市掇刀區殘聯組織的活動,殘聯的志愿者們專門為他拍了一段MV。袁先梅帶兒子去買了一件粉色的T恤,給他錄了一首周華健的《朋友》。后來,參加的活動越來越多,楊煊也變得越來越喜歡唱歌。

今年4月,浙江衛視《中國新歌聲》欄目在荊門舉行海選,荊門市義工聯的志愿者們給楊煊報了名,一位退休音樂教師也第一次給他進行了培訓。培訓的教室,就在KTV的包房里。

雖然唱了10多年的歌,但楊煊其實一直不會記歌詞。在舞臺上表演,又不能看提詞器。志愿者們給楊煊想了個笨辦法:在家默寫。晚上,袁先梅下班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檢查兒子的“進度”。楊煊花了半個月的時間,硬是把一首《撕夜》的歌詞記得滾瓜爛熟。

功夫不負有心人,4月14日的海選,楊煊一輪就拿到了通關卡。

憧憬未來

媽媽希望他走得更遠

“其實剛上臺時還是有些緊張,但是,看到臺下那么多觀眾還有評委在給我鼓掌,就忘了緊張了。”回憶起比賽時的情形,楊煊臉上帶著笑容,隨著語速的加快,說話也有些結巴。

袁先梅笑著說,兒子是“唱的比說的好聽”。

“現在還沒有想后面晉級的事,”袁先梅對兒子在《中國新歌聲》的晉級之路沒有太高的要求。

而楊煊說,海選過后是湖北的初賽、決賽,盡管沒有說出來,但他的話里還是充滿了憧憬:“這個節目我最喜歡看了,那英老師總是很容易心軟,讓選手過關。”

在上月底舉行的湖北省第九屆殘疾人文藝匯演上,楊煊再次演唱了《撕夜》,獲得了優秀獎。

舞臺上的楊煊,只能坐著輪椅唱歌,而一直推著輪椅的,是媽媽袁先梅。即使現在的楊煊,身高1米7,體重接近130斤,身高只有1米6的袁先梅還是經常背著他上下車。“在我的眼里,他永遠是個孩子,背了這么多年,已經不覺得重了。”

楊煊現在沒有工作,之前開過一個淘寶店賣服裝,幾年了就賣出一件衣服,“進價124,賣價158,賺了34元。”袁先梅說,既然兒子喜歡唱歌,她確實想讓他在這方面發展,也許以后可以靠這個生活。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