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測試伊利牽手中行,用“互聯網+”結成公益共同體幸福兩部曲劇情介紹
近日,伊利集團與中國銀行合作的精準扶貧項目“公益中行平臺”戰略合作儀式在京舉行。這是伊利集團和中國銀行作為多年來的合作伙伴首次在互聯網公益項目上進行聯手,也是中國銀行的“公益中行”互聯網扶貧平臺迎來的首個乳業合作伙伴。外界認為,通過此項目,伊利集團與中國銀行通過“互聯網+”及產業鏈扶貧等方式,結成了公益共同體,將對中國企業參與精準扶貧,起到巨大的引領和推動作用。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中國銀行董事長田國立等出席了合作儀式。
貧窮,不是缺衣少吃那么簡單,更深層的貧困是沒有發展的機會;扶貧,也不是捐款捐物那么簡單,更精準的扶貧是幫助貧困群眾實現自我發展,這也是伊利在長期的實踐中,逐步摸索、總結出的扶貧理念和做法。伊利集團積極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強化與農牧民的聯結,通過建立起“服務協作型”的模式開展精準扶貧。本次與中國銀行合作“公益中行平臺”精準扶貧,正是這一精準扶貧思路的又一體現。
“公益中行”是中國銀行發揮銀行整合社會資源的優勢,利用公益理念、“互聯網+”思維,借助市場力量、政府支持、金融技術,開發的精準扶貧平臺。目前,該平臺在線登記注冊了陜西咸陽地區四個貧困縣的貧困人口近13萬,幫助貧困群眾出售農副產品。數據顯示,“公益中行”精準扶貧平臺自2016年10月試運行以來至2017年5月上旬,實現交易額1900萬元,累計幫助銷售果品超過800噸,使5.6萬貧困人口受益。而中國銀行正在將此模式與更多合作伙伴尤其是龍頭企業合作共享,伊利集團就是加入此平臺的第一家乳制品企業。
伊利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潘剛表示,伊利與中行合作,將通過互聯網平臺的便捷來實現公益扶貧的最大化、最優化、精準化,進一步強化與貧困群眾的聯結,增強貧困群眾的“造血”能力。通過互聯網技術,我們將共同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公益平臺,共同探索持續讓貧困人口受益的扶貧新模式,切實貫徹落實國家精準扶貧戰略目標。
中國銀行董事長田國立在戰略合作儀式上指出,伊利作為一家民營企業在社會公益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令人感動。中國銀行與伊利的合作的意義已經超越了商業合作,將帶動中國商界履行社會責任,共同推動社會進步。
有關專家認為,伊利與中國銀行的合作,將會在三個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一是在產業鏈精準扶貧方面,將有效提升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二是在互聯網精準扶貧方面,用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為扶貧和公益插上翅膀;三是在“企業聯盟”精準扶貧方面,會讓更多龍頭企業復制這一模式,結成精準扶貧的公益共同體。
“這種企業合作的平臺模式運行成熟后,將從向全國推廣,引導更多企業參與,覆蓋更多的貧困人口,成為精準扶貧的有效手段,也會成為伊利等企業開展公益活動的重要渠道。從這個意義上說,這是又一次帶動‘企業公民’理念在中國商界的普及。”有關專家表示。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