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財龜金錢豹遭遇史上最大危機 消費者退款無門 官網崩潰電話不通周麗淇 鄭嘉穎
攝影/劉斯會
■本報記者 劉斯會
鼎盛一時、被稱為“自助餐中的勞斯萊斯”的金錢豹如今正遭遇史上最大危機。
7月9日,《證券日報》記者來到位于翠微廣場五層的金錢豹門店,相比對面飯店人們圍坐在桌上吃飯的場景不同,金錢豹門口則圍滿了前來討要退款的消費者。在緊閉的大門上,金錢豹貼出了“內部調整,暫停營業”的告示,同時貼出一張通知稱,7月5日起停止在至尊金錢豹翠微店內退卡,統一安排至退卡中心處理,退卡中心詳細地址一周內將在金錢豹官網公示,請廣大消費者諒解,及時關注金錢豹官網微信公眾號。并列出相關咨詢電話,落款處為皇郡金錢豹餐飲管理(無錫)有限公司北京海淀分公司。
有消費者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上面的咨詢電話并沒有人接聽,而官方網站則處于崩潰狀態,“最令人生氣的是,要關店了為什么不提前告知會員呢,幾千元甚至上萬元的錢還在里面,就這么不聲不響甩手走人了,令人實在接受不了。”記者在現場注意到,已經有消費者在金錢豹門店貼出的通知上寫上了維權群信息。
事實上,不僅是北京,其它城市的金錢豹門店也未能幸免。2017年以來,金錢豹停業的門店就有12家,目前有消息稱,其上海總部店也宣布停業,《證券日報》記者致電上述總部官方電話時,一直沒有工作人員接聽。
金錢豹退出市場
7月4日,北京最后一家金錢豹餐廳翠微廣場店正式關門。
有消息稱,金錢豹在中國的最后一家店(上海總部)也貼出告示,宣告停業。
翠微廣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幾乎每天都有人咨詢金錢豹的事情,7月9日來咨詢的人特別多,要求退款的消費者居多。
記者在現場看到,除了金錢豹自己貼出告示外,北京翠微大廈股份有限公司翠微廣場購物中心也張貼了告顧客聲明書稱:“我司于2013年11月25日與皇郡金錢豹餐飲管理(無錫)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皇郡金錢豹”)簽署《租賃合同》,2017年6月15日以及2017年6月29日某報社報道稱,金錢豹出現‘拖欠供應商貨款近1年至今未還、加速關店且未提前告知持有儲值卡的會員’等信息。我司與皇郡金錢豹為租賃關系,并無合作經營關系。按照合同約定,皇郡金錢豹自行承擔一切債務、風險。”基于上述因素,翠微廣場提示顧客關注與皇郡金錢豹相關事宜,包括儲值卡有關事宜。并相應披露了皇郡金錢豹公司總部的有關信息以及聯系電話。
不過,《證券日報》記者發現,無論是加蓋了金錢豹公章的公告信息,還是租賃商提供的官方信息,均不能聯系上金錢豹公司有關工作人員。
消費者組織維權
一家聲名在外的全國連鎖飯店毫無征兆的關店,對消費者的沖擊極大。
有北京消費者告訴記者,之前金錢豹鼓勵大家充值辦卡,第一次付錢時有優惠,由于自己住在附近,所以辦了一張卡,目前里面余額幾千元,關店之前根本沒有任何通知。另有消費者表示,除了北京,華北其它城市比如河南省鄭州市的門店早在一年前就已經關閉了。
記者在現場看到,在貼有金錢豹官方微信公眾號的通知上,已被消費者標注了“維權群”相關信息。消費者通過搜索,可以進入名為“金錢豹維權”群中,該維權群主告訴記者,之前有一個大群,里面人數非常多,具體金額也很大。據他表述,金錢豹方面曾妥協稱讓消費者先登記,但后續事情自己并不知情。“我預付卡里面有一萬多元,臨時過來就組建了這個群,希望把所有需要辦理退費的消費者聚集起來,有關消息可以互通”,另有群員告訴記者,如果一直未有進展,將準備聯系相關維權律師。
在新浪微博認證為上海金錢豹宴會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的官方主頁上,同樣標明了金錢豹集團微信公眾號,《證券日報》記者搜索該公眾號發現,7月5日,名為金錢豹餐飲的微信公眾號發了一篇文章稱,“受金錢豹翠微店、王府井店、亞運村店、中關村店、世貿天階店以及大悅城店委托,特發公告如下:目前由于金錢豹集團官方網站點擊量過大造成網絡癱瘓,導致無法登陸官網,敬請廣大消費者諒解,我司會在一周內安排消費者至新的退卡中心處理。” 不過,對于新的退卡中心有關消息并未有任何透露。
《證券日報》記者發現,該認證微博提供的金錢豹集團官方網站友情鏈接,確實一直無法打開,官方網站已經處于崩潰狀態。
上述公眾號的注冊時間為2013年4月22日,企業名稱為上海金錢豹宴會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還標明了工商執照注冊號。記者發現,6月8日,該公眾號還在推送“金錢豹高考后嗨起來,優惠聚餐燥起來”等信息,并在上海延安店以及楊浦店舉行優惠活動。
記者分別撥打了上海延安店總店以及楊浦店提供的訂座電話,發現電話可以打通,但一直處于無人接聽的狀態。與此同時,還收到了來自上海金錢豹宴會餐的短信,“金錢豹400多道美食等你來享,金錢豹感謝您的致電。”
難逃倒閉命運
在與消費者交流過程中記者發現,消費者對金錢豹菜品質量評價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一開始時金錢豹還不錯,菜品和新鮮度都是可以的,于是自己就辦了一張卡,但是從2015年開始就感覺菜品的質量下滑得厲害,魚不夠新鮮,水果也不好吃,與此同時來就餐的人也少了很多,假期飯店根本沒什么人。”一位來自河南鄭州的消費者表示,等到自己去年想去吃的時候發現金錢豹早已關門大吉,且沒有事先通知辦卡的用戶。
另有消費者告訴記者,幾年前自己和同學去吃過,但是產品例如三文魚確實沒有之前新鮮。主打高端海鮮以及哈根達斯免費供應的金錢豹在菜品上持續讓消費者不滿,似乎是其發展出現問題的前兆。
根據官網信息介紹, 2003年,金錢豹在上海開出中國內地市場第一家門店,此后十年一路高歌猛進,成了高端自助餐的金字招牌。最風光的時候門店擴至26家,遍布一線城市,就餐高峰時門庭若市,周末更是一位難求。
2012年門店達到22家,曾提出2015年實現50家門店的戰略規劃。但自2013年后,金錢豹遭遇瓶頸,一路虧損;2014年新增門店僅有3家;2015年上半年未開一家新店。截至2016年年底,金錢豹接連退出了8個省份11個一線及二線城市,關閉13家餐廳,雇員人數則由原來的2600人銳減至1100人。
除此之外,根據其財報顯示,2016年,公司資產總額5118萬元,其中所有者權益合計290萬元。2016年銷售總額1882萬元,虧損金額為158萬元,納稅72萬元,負債總額4828萬元。
有餐飲行業資深分析師在與《證券日報》記者交流時坦言,一家餐飲龍頭發展至此無非內因和外因。內因是,公司沒有把握自身發展節奏,頻繁易主,例如2011年7月下旬,金錢豹被歐洲最大的私募股權投資集團安佰深以15億元價格收購;2015年,金錢豹國際美食匯的股權再度易主。當年6月初,香港上市公司嘉年華集團公告稱,以2.53億港元(約2.03億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了金錢豹99.9999%的股權,兩次轉讓價格對比懸殊。
外因是,在消費轉型的背景下,傳統自助餐對于消費者的吸引力日漸衰減,當社會物質資源越來越豐富,人們開始追求品質,消費升級被不斷強調的時候,以量取勝的自助餐廳自然開始走下坡路;同時,國家限制“三公”消費,高端餐飲行業集體受損,湘鄂情、小南國、俏江南、凈雅、順峰、金錢豹等主流品牌無一例外都遭受了嚴重打擊,至今仍未走出困局。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