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不適,中西醫治療法
即將面對漫長育兒辛勞的媽媽們,可不要輕視這些身體的警信哦!
不但中醫主張“坐好月子,才能養好身體”,越來越多的西醫也贊同,產婦應該在月子期間,利用膳食與調養,補充生產時所耗費的能量。不過要能“好吃、好睡、好心情”,前提是身體健康情況良好,有些媽媽因為壓力或體質因素,而出現食欲不振、疲累、失眠、便秘等身心癥狀,白白錯過坐月子的調理機會,非常可惜!你是“剛出爐”的產婦嗎?你擔心身體的狀況,會影響坐月子的效果嗎?通過本單元的中西醫會診,相信可以幫助你減緩不適,輕松度過每一天。
食欲不佳
食欲是健康的指標。一般來說,產婦剛生完產的第一周,由于黃體素下降的緣故,媽媽都會有不錯的胃口。但是有些媽媽卻因為照顧寶寶的壓力、睡眠不足、情緒激動、擔心身材等因素,而出現食欲不振的現象,加上產婦活動減少,不容易感到饑餓,或是月子食物不好吃,而無法在坐月子期間,獲得應該有的營養補充。
破解方法
生活飲食方面
1以少量多餐的方式,可以考慮一天吃5~6餐,避免肚子脹或一次進食太多。
2食物盡量清淡,避免太咸、油膩、產氣性與特殊氣味的食物。
3選擇產婦喜歡的食物,不必刻意補充蛋白質類食物。
4月子食物的食材應新鮮,最好用現吃現煮的方式,不要使用微波爐烹調或回鍋好幾次。
5準備花生糖、黑芝麻、酒釀、核桃等小點心,有助于開胃。
6保持室內空氣清新,避免油煙、二手煙、汽油味。
7找出心情不好的原因,加以排除。
8使用精致悅目的餐具。
指壓按摩
1利用指尖,強力按壓背部脾俞穴、胃俞穴3次,每次3~5秒鐘。
2強力按壓喉根部氣舍穴、腹部中脘穴3次,每次3~5秒鐘。
3強力按壓腳部地機穴5次,每次3~5秒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