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利分娩攻略不同產程注意什么
很多孕媽都希望自己分娩的時候能夠順利平安,但是事實也不盡會像孕媽媽的意愿發展,怎么做才能保證順利分娩的幾率高呢,看看臨床上產科醫生給出哪些建議吧:
![順利分娩攻略 不同產程注意什么](/d/file/2014-12-19/8264d3e51ffadcef0377b8a05265963d.jpg)
第一產程
醫生們在做什么:在第一產程中,醫生通過觀察宮縮(子宮收縮強度、宮縮間隔、宮縮持續時間)、宮頸擴張程度、先露下降情況,估計產程進展順利與否,同時根據宮頸口開大、先露下降的指標,結合時間參數,繪制產程圖以便直觀了解產程進展情況。每隔15分鐘醫生給孕媽咪聽一次胎心,并結合胎心監護儀顯示的胎兒心率的變化,觀察胎膜破裂后羊水的性狀等了解胎兒宮內有無缺氧表現。
孕媽咪應該怎么做:第一產程是養精蓄銳的時候,孕媽咪通常是不需要動用體力的,只要保持穩定的情緒,慢慢適應已經來臨的宮縮痛,保持正常的呼吸即可。
如果沒有胎膜早破出現,或者胎膜雖然已經破裂但胎兒先露已經銜接,孕媽咪宮口開大小于4厘米時,在宮縮間歇期可以離床活動,胎兒的重力作用使胎頭對宮頸的壓力增加,宮頸擴張加快,可以加速產程進展;如果沒有禁忌癥,孕媽咪可以采取各種姿勢,只要感覺舒適放松就好。疲勞時利用宮縮間歇上床休息,睡覺更好,以保證分娩時有充分的體力和精力。孕媽咪應該少量多次進食一些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每隔2~4小時排便排尿1次,以防盆腔過分充盈妨礙先露下降。
活躍期孕媽咪不要這樣做:剛剛發動的宮縮會引起孕媽咪全身的不適及疼痛,精神緊張的孕媽咪會出現焦慮及恐懼情緒,隨著第一產程活躍期的來臨,宮縮間隔越來越短,宮縮強度越來越強,抑制力弱的孕媽咪在宮縮時會大喊大叫,少數孕媽咪甚至又蹬又踹,造成體力消耗過多,容易誘發子宮收縮乏力,宮頸水腫,產程延長。同等條件下產程越短,孕媽咪自然分娩的成功率越高。
醫生的對癥處理:對于宮頸水腫的孕媽咪,醫生可以通過靜脈注射、宮頸封閉解痙藥物給予解決;而有些宮頸水腫是因為枕位不正造成的。一方面孕媽咪會宮頸水腫,另一方面會過早出現屏氣及大便感,孕媽咪宮縮時不由自主地向下使勁,出現這種情況醫生通常根據檢查提示的體位,讓孕媽咪左、右側臥位或側俯臥位,微躬腰部,含胸曲膝,大腿上收與脊柱縱軸成直角,腹前側壁貼向床墊,予以糾正。
第一產程中如果宮縮強度不夠,醫生往往通過靜滴縮宮素來加強宮縮力,如果出現不協調性宮縮、假宮縮,或孕媽咪過度疲勞估計產程還很長時,可以通過給予鎮靜劑讓孕媽咪充分休息后再加強宮縮以達到減少并發癥、自然分娩的目的。通常第一產程時間最長,如果孕媽咪能熬過第一產程,一般胎位轉為正常的話,孕媽咪大多都能走向成功的彼岸,自然娩出胎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