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讓子宮恢復原貌
產后讓子宮恢復原貌,經過十月懷胎,分娩。產后,女性的子宮會變為原來的N倍大,功能和外貿都會變了。原來是子宮為了容納新來的嬌客,經由荷爾蒙的變化,子宮會變厚、柔軟、血液供應增加,整個變為一個空心大肉球。因應了新的變化,子宮各組織層充滿著血液。生完之后,奧妙的人體就會經由一個和緩的過程,產后讓子宮恢復原貌。
產后讓子宮恢復原貌子宮約在產后4~6周復原
子宮恢復的主要動作是持續的收縮,從生產時不斷的收縮將胎兒擠出,再將胎盤擠出。子宮內的血液不斷被排出體外,即為惡露。子宮經由不斷且強力的收縮,將血管的開口壓住,這樣就讓血塊形成而停止出血。子宮再進一步擠壓,將血塊不斷排出,子宮體積就會慢慢縮小,約在產后4~6周會恢復成原來大小。
子宮的收縮恢復是否良好有兩項外表的指標來判斷;(1)如果子宮恢復良好,檢視剛生完的子宮底,從肚臍可以觸摸得到,到約兩個星期,子宮就無法摸到,除非是長子宮肌瘤;(2)惡露的顏色從鮮紅、暗紅、深黑到淡紅色,最后無色。
產后讓子宮恢復原貌子宮復原靠收縮
產后讓子宮恢復原貌按摩子宮+中西藥子宮收縮劑
子宮恢復靠收縮,但子宮收縮靠什么呢?靠自然機制:也就是生產之后,子宮就不斷收縮,排空了再排空,讓子宮腔不會有空隙。我們傳統上教導產婦按摩子宮,使用子宮收縮劑,或是中醫使用生化湯,都是輔助的角色。其目的還是引導子宮不斷的收縮,直到沒有出血且子宮腔保持凈空為止。
產后讓子宮恢復原貌子宮收縮不良會有大出血的危險
當子宮內尚有血塊或是殘留有胎盤時,子宮會先被血塊填塞;然后,子宮平滑肌就會停止收縮,這時候就是所謂的子宮收縮不良,會有大量出血的危險(血崩)。這種產后出血就是在產褥期最危險的事了,往日將生產視為到鬼門關走一趟,就是這原因。幸而現在醫療條件都能妥善處理,與往日的情況不可同日而語!
產后讓子宮恢復原貌子宮收縮劑VS生化湯
為了預防產后大量出血,醫生通常會用子宮收縮劑:但是,民間自古又流傳用生化湯來去瘀活血,作為產后幫助子宮恢復之用,到底應不應該用?又或者如何使用呢?
依照臨床經驗,在產后,子宮自然會有收縮排血的機制,如果發現有產后出血過多的現象,使用子宮收縮劑是最好的選擇,因為作用發揮會比較快。至于生化湯的使用是老祖宗的智慧,但是也不必將其蒙上神秘的面紗。生化湯本身的成分在中醫的作用而言,有化淤血、補血的作用,化掉的淤血流出來之后,子宮自然會收縮,所以生化湯比較適合在產褥期的保健用。所以說醫療方面使用收縮劑主要是防止產后出血之用,而生化湯對于產褥期“幫助”子宮恢復則有顯著的效果。
產后讓子宮恢復原貌子宮收縮不良造成下腹突出
前面提過,子宮體積縮小、惡露減少至消失是子宮恢復的指標,因而常有人將下腹部突出歸為子宮收縮不良。事實上不然,產婦小腹無法消除,常常是因為懷孕時將小腹的皮膚撐到松弛,以至于無法縮小,其實多數產婦的子宮仍然是收縮正常的;但如果在小腹部仍然摸得到一團東西,就可能是子宮收縮不良了。不過事實上還要看看惡露減少的情況,有時候子宮體積沒有縮小是因為有子宮肌瘤。這些都需要再到醫院檢查,如果是真的子宮收縮不良,最主要的危險就是會造成產后大出血,這是真正需要加以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