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期間如何正確的減肥瘦身
懷孕生產時,母體內新陳代謝加快,把握住坐月子這個時機,采用合理的飲食和生活方式,可改善以往存在的過敏、氣喘、怕冷、黑斑、皺紋、潰瘍、掉發、肢體酸痛、便秘、易疲勞等癥狀,糾正肥胖或過瘦的體型。而要坐對月子,則須做到以下三點:
安靜休養30~40天
產后最重要的一件事即休息。產后兩周內是子宮收縮最快速的時候,若常坐起或走動,地心引力將造成子宮及內臟收縮不良,而引起“內臟下垂”,這可能就是所有婦女病的根源。所以產后兩周內,每天一定要安靜睡上8~10小時。
飲食應注意階段性食補
產后坐月子須按照身體恢復的情況來進補,第一階段(產后1~7天)以代謝、排毒為主,可以食用麻油豬肝、燉魚湯、生化湯、紅豆湯、糯米粥等;第二階段(產后8~14天)以收縮盆腔及子宮為主,可以食用麻油腰花、時蔬、黃豆薏仁飯等;第三階段(產后15天~月子結束)才開始真正滋養進補,可食用麻油雞、花生豬腳、蔬菜、水果等。
而值得提醒的是,通過進補調節體質的一大原則就是“溫和的熱補”。中醫說,“產前要涼補,產后要熱補”,其實指的是溫和的熱補,而不是猛補。如慢火烘焙的純正黑麻油以及爆透了的老姜,都屬于產婦可選之溫和熱補食材。
收縮腹部并防止內臟下垂
想調整體型,坐月子是個很重要的時機,更重要的是,坐月子期間必須特別注意防止“內臟下垂”,這可能是所有“婦女病”和“未老先衰”的根源。所以這時必須勤綁束腹帶,束腹帶可以收縮腹部,防止內臟下垂。束腹帶材質最好選用無彈性、可吸汗透氣的。一般市售束腹帶多以松緊材質制成,無法支撐內臟,如果材質不透氣,容易造成腹部濕疹,甚至引起腹部潮濕而著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