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貸款先繳保證金?切勿輕信線下快捷通道
在App上申請不下來的貸款,走線下快捷通道能獲批更大的額度?小心這是詐騙分子的新套路。近日,A網貸平臺接到用戶張某的投訴,稱在線下快捷通道申請的貸款,已經交了合同保證金和保險費了卻遲遲沒有打款。該平臺客服在核查后發現,該用戶是遭遇了新型的網絡貸款詐騙。
防不勝防!假客服提供線下快捷貸款通道
用戶張某稱在不久前接到了的一通電話,對方自稱A平臺客服員工,看到張某在平臺曾經申請過貸款被拒,現在公司正在“沖業績”,可以走線下快捷通道人工復審,放款額度可以達到5萬。但因為張某達不到app申請貸款的資質,平臺為了控制風險,需要繳納15%的關聯認證金和5000元的履約保險費。如果正常還款,關聯認證金可以退回到原賬戶。
“當時想到過會不會遇到騙子,但對方能出示公司營業執照、員工工牌等證明文件,還發了一張公司內部的照片給我。對方說當天是最好一天優惠期,如果錯過了平臺不會再放寬風控口子了。我確實因為最近急需一筆錢,就相信了對方的話。公司財務收集了我的個人信息,發給我一份合同,實在是太逼真了!”張某說。
圖:用戶張某和騙子的部分聊天截圖
在張某放松警惕后,假客服指導他加了“公司財務部”的所謂工作賬號為好友,之后發了收款二維碼,讓張某支付7500元保證金和5000元保險費。對方承諾T+1放款,讓張某等待24小時候查收貸款資金。第二天,張某發現賬戶里并沒有收到所謂的貸款,再聯系客服和“公司財務部”QQ都毫無回應。但此時張某仍舊沒有發現被騙,直到撥打了該平臺真正的客服熱線,才發現自己不但一分錢的貸款沒拿到,還被騙走了12500元。
保持警惕!核查身份+不轉賬可抵擋大部分欺詐
針對上述騙局,360借條安全專家安燃表示,這是典型的金融電信詐騙。詐騙分子通過黑產渠道獲得用戶的個人信息,了解到用戶貸款被拒這一事實,由此作為突破口向用戶推薦所謂“線下快捷通道”或“人工復審通道”。獲取用戶信任后,騙子會以“批貸款”為誘餌,讓用戶轉賬支“保證金、認證金、審核費、保險費”等名目的資金。騙子為了拖延時間逃避警方偵查,也會為自己爭取轉移資金的時間,比如告訴用戶平臺一天之后才會放款,讓用戶短期內無法發現上當受騙。
安燃提示廣大用戶,拆穿這類詐騙主要需要重點注意幾點:
1.這一詐騙的手段依舊是利用了用戶僥幸的心理,在app申請貸款被拒,則表示用戶的信用表現、還款能力等不符合該平臺的貸款要求,并不會有所謂線下快捷通道和人工復審能放寬條件,讓被拒絕的用戶通過。
2.新興的網絡貸款平臺一般都是在手機App中申請,無需線下提供個人資料,授信審核過程也不收取任何費用。所謂關聯認證金、履約保險費、保證金等都是詐騙分子的托詞。
3.正規平臺客服不會通過非官方的渠道(手機號、個人微信、個人QQ)和用戶聯系,也不會向用戶索要個人信息和驗證碼。出現非官方客服聯系的情況,一定要注意核查對方身份,先撥打官方客服熱線進行驗證。
4.正規平臺客服不會要求用戶通過二維碼或個人賬戶轉賬方式付款,核查身份+不轉賬可抵擋大部分欺詐。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