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計時一個月國六登場預熱 國五甩賣潮漸退?
“國五就剩最后一臺。”5月28日,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一家東風雪鐵龍4S店的銷售顧問顧飛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今年5月初,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宣布,將于今年7月1日起實施國家第六階段機動車排放標準,要求屆時全省所有銷售和新注冊登記的輕型汽車和燃氣車輛都必須符合國六標準。
與此同時,在山西運城的汽車展銷會上,經濟觀察報的汽車記者發現,經銷商們給出的優惠并不像外界所傳的幅度那么大。山西省也是7月1日實施國六的城市,但此時的經銷商們一副波瀾不驚的態度,“對我們而言,賣國五和國六是一樣的,促銷額度都一樣,只是每賣一輛國五,廠家會有一些補貼。”一位經銷商告訴記者,現在他們更傾向于向客戶推銷國六,畢竟目前并不是每個汽車品牌都有國六車型上市并到店銷售,與抓住國五的尾巴相比,提前營銷搶占國六先機同樣重要。
與安徽省和山西省一樣,從6月1日起,全國有15個省市正式進入國六落地的最后一個月倒計時。在車市負增長和切換國六的市場環境下,近幾個月以來,焦慮的車企和經銷商“虧本清國五庫存”的消息不絕如縷。不過,近日經濟觀察報記者在走訪汽車市場時發現,多家4S店均表示國五庫存壓力已經消退,店內的國六車型也已基本到位。
而且,與外界所預期的6月是買車的最好時間相左的是,進入6月,國五的甩賣高潮似乎已經過去,經銷商的促銷力度也不再擴大,熱銷車型也已一車難求。相反,已經有國六車型到店的品牌,開始抓緊布局新市場,希望趁著1個月的空窗期,提前在國六市場上“小賺一筆”。
另一個變化是,對于“國五賣不完要砸手里”的危機感也在不斷降級。多方消息顯示,地方政府和汽車主管部門都在逐漸放話,在7月1日之后,會給予三個月左右的過渡期。5月29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公開發文,向國家發改委等五大部委呼吁,考慮到經銷商所承受的壓力,盡快出臺汽車市場提振計劃,并做好國六標準切換工作。
與此同時,車企和經銷商也制定了多種國五撤離受限市場的方案,這都使得國五促銷的壓力值得到釋放。
最佳買車時期已過?
“我們從3月份就開始清國五的庫存,現在國五車型只剩最后一臺,”,顧飛一臉輕松的對記者說。而合肥市一家沃爾沃4S店的銷售顧問也告訴記者,事實上,全市的東風雪鐵龍4S店庫存都清得差不多了。他表示,由于店里從去年10月份便開始切換至國六車型,因此目前國五未進行特別的促銷,和國六車型的銷售策略、優惠幅度也沒有太大差別,主要看消費者的購車需求。
但對另一些品牌而言,國五庫存依然比較高。一家合肥市大眾品牌4S店的銷售王輝告訴記者,目前店里國五和國六車型的比例為6:4。據了解,該店的清庫行動從4月份啟動,時間較晚,因而壓力較大。為了加速清庫,5月份國五車型的價格比4月份進一步優惠了3000-5000元。經過5月份的促銷之后,目前該店的國五車型庫存已經從400臺下降至目前的100余臺,庫存深度從近三個月的“2”下降至“1”以下,像速騰、寶來這樣的熱銷車型幾乎沒有國五庫存了。
“我們有信心在7月份之前把國五庫存清完,6月份國五車型的優惠幅度應該不會進一步增加,除非是一些很難賣的車型。”上述大眾品牌4S店的銷售告訴記者。
顯然,盡管網絡上“國五車型大甩賣”的消息依然鋪天蓋地,但對消費者而言,購買國五車型的最佳時機可能已經消退,尤其是在即將實施國六的省市。一方面,多家4S店國五車型已經不多,尤其是熱銷車型,甚至一車難求;另一方面,庫存壓力的減小導致部分國五車型的優惠力度收窄。
隨著最后一個月倒計時的到來,市場已經發生明顯變化。據悉,隨著庫存壓力的減小,在部分4S店,5月份國五車型的價格甚至比4月份更高。“如果我現在只有幾十臺車,那么我也會選擇在6月份回升價格。”上述大眾品牌4S店銷售向本報記者表示。
當然,根據實施國六時間的不同,各省市以及各品牌的銷售策略和生存狀況也呈現差異。在計劃于2020年1月1日實施國六的北京市,本報記者走訪市場后發現,包括廣汽本田、北京現代、東風標致等品牌依然有國五車型在售,JEEP經銷商表示庫存比較大,但半年時間能夠消化完。在尚未確定國六實施時間的武漢市,國五到國六的切換對經銷商的影響則更小。“對我們而言,根本不算一場危機。”當地一位廣汽本田4S店的銷售告訴本報記者。
經銷商的促銷能力也有所不同,一家仍有較多庫存的自主品牌4S店的銷售顯示出明顯的焦慮,直接詢問本報記者是個人買車還是批量購買。
非國六實施地區的尾單吸引力
并非所有品牌都開始為國六做準備,國五“尾單”的吸引力仍是部分車企追逐的熱點。在合肥車市從業多年的王軍告訴本報記者,合肥市仍有不少經銷商還面臨著廠家壓庫國五車型,例如廣汽豐田、廣汽本田以及一些國產品牌。記者致電了當地廣汽豐田和廣汽本田4S店詢問情況,但均未收到有效回復。
壓庫國五的做法在車企的產品戰略上能夠得到佐證。雖然從近期上市新車的宣傳口徑來看,多家車企都強調自家產品已符合國六標準,以吸引消費者前來購買。但5月17日,第十代思域的中期改款車型正式上市,先期只推出國五車型。在車企大力傾銷國五的大環境下,東風本田的做法令外界感到不解。而記者通過走訪市場也發現,無論是即將在一個月之后實施國六的合肥,還是稍晚半年甚至一年實施國六的北京和武漢,本田、豐田等品牌的國五庫存都相對較大。
但這并不意味著銷量慘淡,相反,這些品牌還出現加價銷售的現象。
“我們店國五車型庫存比例占到99%。”一位武漢市的廣汽豐田銷售告訴本報記者。另一位當地廣汽本田4S店的銷售也表示,店里絕大部分車型都是國五版本且價格穩定,而國六車型則加價銷售。“利用車展以及下個月把四五百輛車的庫存量處理掉,根本沒有問題。”他說。
目前,湖北省還未確定國六實施的時間,經銷商似乎都比較樂觀。“武漢市有這么多汽車制造企業,絕對會延遲實施,否則車企壓力太大了。我預計會在第二批、第三批。”一位當地銷售告訴本報記者。他表示,目前豐田、本田、大眾等主流合資品牌在武漢基本還是以國五車型為主,廠家會把國六車型優先派發給提前實施國六的城市。
“國五車型的成本更低,合資品牌銷售能力更強,因此主機廠會盡可能多出售國五車型來獲取利潤。”上述銷售向經濟觀察報記者分析稱。
同時,他表示,武漢市的自主品牌多數都切換到了國六車型,“自主品牌需要提前進行國六布局,并且以此為營銷噱頭提振銷量。如果等到國六確定要實施才開始布局,那么所有品牌都進行促銷的情況下,自主品牌很難賣得過合資品牌。”
但武漢市的一家WEY品牌4S店的銷售告訴本報記者,目前店里90%以上都是國五車型,但近期從廠家拿車就開始拿國六車型,兩者混著賣。“我們這邊還沒有清庫存的動向,主機廠和店里都沒有通知。”
國五撤離方案
截至5月10日,共有15個省市相繼出臺了2019年提前實施國六標準的文件,除深圳、北京、河南、安徽對部分重型車、柴油車有要求外,大部分針對輕型汽車。且上述地區在2018年乘用車銷量總計約為1500萬輛,占全國乘用車總銷量的65%。
盡管不同地區、不同品牌甚至是部分4S店對于國五切換至國六,感受到的壓力并不相同,但利潤攤薄以及切換過程會對銷售造成影響成為共識。
“一臺車虧一萬多,這幾個月大概要虧好幾百萬。”盡管在清庫過程中受到了廠家的支持,但合肥市大眾品牌4S的銷售王輝仍然感受到無奈。他表示,如果到7月1日仍有未出售的車型,就只能先上自己單位的戶開票,然后以二手車的形式出售。
此外,有銷售人員告訴本報記者,銷往未實施國六的邊遠地區也是一種方式,但這并不是合理的解決方案,面臨運輸成本、跨區域銷售限制以及單店既定銷售任務等問題。
車市負增長加上國五切換國六給經銷商帶來的壓力,甚至利好了一批汽車銷售中介公司的發展。在武漢做汽車銷售的小肖給本報記者介紹了目前武漢市比較火爆的一家汽車銷售中介公司。啟信寶數據顯示,這家2018年3月成立于贛州的公司,注冊資金為100萬人民幣,股東為個體法人。“我們的業務在全國都有做。”該公司一名工作人員向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
隨著國六切換最后時間節點的到來,車企集體甩賣下的壓力也向上傳導至主管部門。最新消息顯示,部分確定在7月1日實施國六的省市已經設立了過渡期。例如,在安徽省發布的相關文件中,為國六的切換設置了一個月的“緩沖期”,即在7月1日之前開票的車輛,可在之后的一個月內辦理車輛注冊登記手續。廣東省在出臺的消費刺激方案中也提出,珠三角區域內互遷的在用車排放限值在一定過渡期可執行國五標準。
在5月29日向五部委的喊話中,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表示,受各地實施國六時間安排、生產企業國六產品進度、消費者觀望情緒等多重因素疊加,汽車流通行業承載著巨大壓力,其向五大部委提出三大建議,包括加強國六實施的宣傳解讀和引導工作,盡快出臺汽車市場提振計劃并做好國六標準切換工作,以及督促生產企業即刻停止國五產品供應并做好庫存處理。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