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人民醫院發布胰島素注射最新研究成果
6月26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分泌科與北京大學糖尿病中心聯合召開“FREE研究”學術成果分享會。圖為分享會現場。千龍網記者 歐陽曉娟攝
千龍網北京6月28日訊(記者 歐陽曉娟)記者27日從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分泌科與北京大學糖尿病中心聯合發布的“FREE研究”學術成果分享會上獲悉,當前中國已成為糖尿病流行最為廣泛的國家,成年糖尿。20歲~79歲)患病人數已達到1.14億。
在糖尿病的治療中,胰島素是控制血糖最有效的藥物之一。此次成果發布的“FREE研究”是由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紀立農領銜研究的,該研究是世界最大規模比較無針注射胰島素治療和針注射胰島素治療的研究。
記者了解到,“FREE研究”是首個將評價血糖控制金指標的糖化血紅蛋白作為主要療效指標,探討無針注射胰島素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研究,全國共有10家三甲醫院參與。研究結果顯示,與有針注射相比,無針注射胰島素使用劑量更少,患者疼痛感更低,注射部位不良反應發生率也顯著降低,這些都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
“無針注射器注射胰島素能夠給糖尿病患者帶來更好的注射感受和治療效果,并且患者沒有出現胰島素注射后皮下硬結,低血糖發生的風險也沒有增加。”前不久,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紀立農在第79屆美國糖尿病學會年會上表示。
“傳統有針胰島素注射方式在臨床使用中存在一定問題。”紀立農指出,傳統有針胰島素注射方式對患者心理存在一定影響,一些患者因恐針或懼怕疼痛,而不愿意接受胰島素治療,或因不能按照醫囑來按時注射胰島素導致血糖控制差。此外,注射針頭重復使用,也會影響胰島素注射的準確性并增加皮下硬結發生的機會。而無針注射技術的出現,可以解決上述問題。
記者了解到,無針注射就是利用壓力射流的原理,來完成藥液的皮下注射。即通過無針注射器內部的壓力裝置產生的壓力,推動藥管中的藥液經過微孔形成藥液柱,使藥液瞬間穿透人體表皮到達皮下,藥液在皮下呈3.5厘米直徑的彌散狀被吸收。據介紹,因為用壓力替代了針頭,射流速度極快,且進入肌體的深度一般不超過4毫米至6毫米,對神經末梢的刺激很小,因此,無針注射一般沒有明顯的刺痛感。
紀立農強調,相比國外,我國在無針注射研究方面起步較晚,但是發展迅速?梢哉f,目前無針注射技術已經趨于成熟,技術的安全性與實際效果也得到了臨床的證實。未來還需要政府、醫療機構、行業協會等共同推動,才能讓更多患者受益。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