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幼人的教育漫談”系列報道|劉林:使命感+專業素質打造責任戰斗力
編者按:生命的精靈依偎身旁,每天沐春風、擁暖陽,近距離聆聽花開的聲音,在教育的田園中,盼望著花開朵朵,滿園芬芳。
這是許多幼教人的幸福畫卷,在“快樂教育”哲學的引導下,新幼人默默守候著一方凈土,用真情、溫情、才情、柔情澆灌著一朵朵生命之花,他們平凡而偉大,奉獻而快樂,專業而睿智。
他們中有扎根一線的幼兒教師,有潛心研究的教研組長,有勤勤懇懇的行政人員……他們的教育生活猶如一首首詩,不在其華麗,而在其真實,它迷漫著美的情調和內涵,需要我們用童心和愛心去發現,去挖掘……
讓我們一同聆聽“新幼人的教育漫談”,感受他們的紙短情長。
新村海爾幼兒園園長劉林 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發
人物檔案:劉林,女,43歲。
獲獎情況:2005年被評為重慶市貫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工作先進個人;2008年榮獲江北區優秀教師稱號;2008年被評為江北區“優秀教研人員”;2011年榮獲重慶市幼兒園優秀園丁榮譽稱號;2012年被評為江北區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
教育感言: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而特別的天使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7月4日17時20分訊(何婷)夏日午后,劉林一襲白衣,溫婉動人,渾身散發著知性的氣息。聊上幾句才知道,她已經有15年的一線工作經歷,10年的教育管理經歷,算得上是一名名副其實的“老新幼人”。
作為重慶名園的骨干老師,有何特別之處?劉林謂之為“教師的職業使命感和專業素質”,正是這樣的品質,讓她堅守一份初心,秉持一份忠誠,如一顆“螺絲釘”,奮戰在學前教育這份偉大的事業中。
擇一業終一生
有的人,這輩子從事過的工作不計其數;有的人,終其一生都在做一件事,劉林就屬于后者。
幼師畢業后,她就進入了新村幼教集團,正式成為了一名幼兒教師。“很喜歡和孩子們在一起,自己也變得非常開心和幸福。”回憶起自己當初的選擇,劉林說自己踏上幼教之路也是順其自然。
人的一念之間,可以悲可以喜,可以堅持可以放棄,你要過怎樣的人生,就看你自己做出的選擇,忠于內心,始終是不會后悔的,這就是劉林每次站在十字路口時最強烈的想法。
從教25年來,她換崗了6次,隨著新村幼教集團分園的增加,崗位需求和變動增大,劉林就像一顆“螺絲釘”,哪里需要就奔赴哪里,解決各種燃眉之急,如她所言,每次都是“燙手山芋”,但組織需要,她必須扛起大梁。
2009年,新村工商大學幼兒園急需一位管理業務的教研主任。面對離家遠、生源差、教師隊伍散的困難,她沒有退縮,迎難而上。
離家遠,就在幼兒園附近租房;生源差,就頂著烈日,帶領老師們去附近社區發傳單;教師隊伍散,就組織各種團建活動,增強團隊凝聚力,深夜為每位教師寫信……
在領導的支持、團隊的努力下,短短一年時間,新村工商大學幼兒園煥發出了勃勃生機,生源大幅提升。
2017年,她被安排到新村海爾幼兒園,擔任分園長。由于班額限制,她必須身兼多職,大大小小的事務全得一人處理。一會兒是保健員、一會兒是采購、一會兒變成維修工、眨眼間深入班級指導、或者到廚房幫廚。即使這樣忙碌,但當班級差人,她又不計報酬地去頂崗代課。
其實,在這25年中,劉林曾有機會離開幼教崗位,去更安逸、更優渥的工作崗位,但是每次她都強烈要求“我要回來”,繼續堅守著在這份外人看來勞心勞力的職業。
一線教師、教研組長、教研主任、質量指導中心主任、分園長……多種崗位一路走來,是對歲月最好的致敬。
劉林說,和孩子們在一起是她最幸福的時刻 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發
必須處理好家園溝通
家園溝通,一直都是學前教育中棘手的問題。2017年,劉林臨危受命,剛接手新村海爾幼兒園時,家園溝通問題亟待解決。
第一次的家長會議,是家長們給這位新晉園長的“下馬威”。劉林在會上提出混齡教育的提議,現場一片嘩然。“什么混齡教育”“不就是想節約成本嗎”“真是一點都不專業”……
家長們的“集體聲討”,讓劉林意識到,家園溝通已經非常急迫,并且,由于班額少,午睡時,教師們準備將中班孩子分流到大班和小班中去,還遭到了家長的集體投訴……
家園溝通越來越嚴重了,怎么辦?劉林積極思考,多次邀請家長進校參觀、實地觀察,并建立了家長學校。最開始,劉林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收集家長的學習訴求,開展知識講座,讓家長了解更多幼兒科學知識,并及時反饋意見。
夯實專業知識后,劉林帶領家長們深入班級,針對各個年齡段開展幼小銜接、兒童行為習慣培養的專題活動,如今又搭建了網上學習群,人數從最開始的50余名增加到了120多名,每次討論更是氣氛熱烈。
通過一系列的專業講座、互動體驗,如今,幼兒園的家園溝通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家長變得更加積極了,對幼兒園的工作更加支持了,家園氛圍更加融洽了,幼兒園的口碑也越來越好了。
曾有一位孩子的家長拉著劉林的手說,“海爾幼兒園真的很好,你真的是一名好園長。”聽到這樣的認同,劉林內心激動不已,太不容易了,兩年來,她無時無刻不在思考如何取得家長的信任,如何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如今看著這樣的轉變,劉林直言自己并不是功臣,只是一個踏實做好幼教的普通教師。
劉林和孩子們在一起閱讀 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發
在幼兒語言領域探索創新
多年來,不管崗位如何變化,劉林始終覺得“專業”是幼教工作者的“魂”。因此,在追求專業的路上,她從未停下腳步,在學習、行動、創新的循環往復中實現自我成長,帶動團隊一起成長。
在教學過程中,劉林深諳幼兒語言能力的重要性,于是將“聽說游戲”和“繪本閱讀”作為自己的主研方向,參與了市級課題“幼兒英語活動化課程”、重慶市“十二五”規劃課題“幼兒園體驗活動課程的開發研究”、國家級課題“集團化幼兒園園本教研組織運行機制研究”、市教育規劃重點課題“游戲視角下的聽說游戲創編”等多個課題。
在新村工商大學幼兒園任職期間,劉林帶領教師們開展“兒童聽說游戲活動”、“兒童戲劇活動”“兒童閱讀活動”的行動研究,促進了兒童語言能力的發展,培養了一批專業性強的教師,奠定了新村工商大學幼兒園作為“書香園”的特色基礎。
如今新村工商大學幼兒園教研組長陳燕便是曾經劉林帶過的青年教師,在劉林的帶領下,她迅速成長為一名幼兒語言領域的教研骨干,“劉園長樂于鉆研的精神深深地感染著我們,讓我們沉下心來做研究。”并且,劉林還在多所分園中首創閱讀節,讓書香浸潤美好童年。
目前,她繼續投入到語言領域的行動研究中,作為新幼的首席教師,組建了“語言領域工作坊”,將帶動更多的教師行進在專業成長的路上。并且,還擔任百千閱讀的導師,召集老師和家長共同進步,共同成長。
2008年汶川地震,她不僅捐款為災區送物資,還頂著余震赴災區開展兒童心理健康活動;2016年幼兒園年度考評,她的評分名列分園第一,為了激發一線教職工積極性,她主動讓出名額……“心中有他人”是劉林遵循的做人原則。
從劉林的身上,正好體現了何為教師的職業使命感,何為教師的專業素質。25年來,劉林看著新村成為重慶幼教的一張靚麗名片,也看著一大批青年教師成長為教研骨干,而她則像是一名默默的守護者,肩負著專業使命,與新村共成長。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