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您的位置  分娩期護理知識

湖北工業:保目標壓力增大 發力打好"下半場"

  • 來源:互聯網
  • |
  • 2019-07-09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10.3%!這是襄陽市今年1月至5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增速,這一速度創下了該市2016年以來的工業最高增速。

  面對日趨復雜的外部形勢及下行壓力,襄陽工業何以走出上揚曲線?

  7月5日,來自省直相關部門負責人、各市州主管工業的副市(州)長及經信局長們來到襄陽,進廠參觀,交流情況,探尋打好全省工業經濟“下半場”的新辦法、新思路。

  在風神襄陽公司總裝車間,自動傳送帶上是一輛輛嶄新的汽車。自打該公司借力“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將單一生產線升級為多車型混流生產線后,生產效率大大提高。作為東風日產中高端車生產基地,面對車市深度回調,風神襄陽公司上半年產銷仍保持增長。

  同處襄陽的東風康明斯,今年6月19日,第300萬臺發動機正式下線,成為國內首批國六大排量柴油發動機,其動力、效率、安全、智能化等多項性能處于業內領先水平。

  邁向高質量發展的襄陽工業,折射出我省工業經濟奮力前行的蓬勃態勢。

  穩工業各有高招

  今年以來,我省各地紛紛拿出高招、實招,力促工業經濟穩增長。

  黃石,我省老工業基地之一。面對年初減停產企業較多的實際,黃石在培育新興產業的同時,以“四轉”大做存量文章——

  “死轉活”一批,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有望復產盤活的企業,通過兼并重組及財政、基金、規劃、科技等政策,幫助其恢復生產;“負轉正”一批,幫助產值負增長、但有潛力的企業恢復增長;“個轉十”一批,找準發展慢的癥結,及時協調解決,推動一批企業增速由個位數轉向10%以上;“十轉百”一批,對增勢較好且有重大增長點的企業,強化跟蹤調度,力爭增長由10%以上邁上100%以上的翻番式增長,“一企一策”挖潛力。

  以“四轉”為重點,堅持一月一調度,深入監測分析,及時協調解難。目前,“四轉”企業已恢復生產或啟動盤活工作的13家、由“負轉正”的22家、達到“個轉十”的12家、實現“十轉百”的3家。

  襄陽,想方設法向企業注入流動性——

  精準施策,出臺16條措施為中小制造企業增信,設立2億元中小制造企業應急幫扶基金,讓一批中小企業享受電、氣“先使用、后付費”扶持政策,相當于增加流動資金1.3億元;企業繳納社保由月改季,臨時增加企業流動資金2億元;啟動供應鏈金融服務,對東風汽車股份公司、東風康明斯發動機公司等主機廠的143家配套企業推行賬款即收即付,增加流動資金1.7億元。

  在黃岡,抓工業的發條不斷擰緊——

  每月一次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每季一次項目建設拉練;對工業項目考核依績排序、依序獎懲,推動一批億元以上制造業項目開工建設。

  在宜昌,抓技改力度不松——

  從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產品質量等三方面完善工業技術改造項目庫,實行動態批次管理,接連新謀劃2輪工業技改項目。聚焦重大項目、續建項目強化協調服務,力爭早建成、早投產、早見效。

  各出實招,工業趨穩。上半年,全省工業經濟運行穩的態勢、進的勢頭、好的局面持續鞏固。1月至5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1%,高于全國3.1個百分點,居全國第2位、中部并列第1位;新增規上企業816家,累計產值增長160.9%;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6.03%,居中部第1。

  下半程還需加力

  審視半年工業“成績單”,在“穩”與“進”的同時,省經信廳分析,我省工業經濟仍存在一些潛在性問題,下半年穩增長、保目標壓力增大,不容絲毫懈怠——

  從產業結構看,重點行業增速回落。汽車行業處于行業洗牌期和產業調整期,煙草行業增幅高開低走。

  從區域結構看,重點地區增速下滑。1月至5月全省17個市州中,有11個規上工業增速環比回落。

  從投資結構看,工業投資增速放緩。1月至5月,全省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1%,同比、環比回落2.1、0.1個百分點,17個市州中有9個增幅同比回落。

  從增長動力看,新舊動能轉換不暢。一方面傳統支柱產業后勁不足,另一方面新動能支撐不足。

  從外部環境看,經貿摩擦滯后性、傳導性、長期性影響開始顯現。

  面對復雜形勢,7月5日在襄陽召開的全省上半年工業經濟運行調度會提出,保持定力,奮力沖刺下半年。

  抓好精準分析調度。緊盯汽車、煙草、電力等重點行業,建立龍頭企業預警調度機制,強化重大增長點幫扶服務;緊盯重點市州,堅持月通報、季督辦;抓實企業穩規進規,扭轉進不抵退態勢。

  抓投資上技改。省級5.4億元轉型升級專項資金立即切塊下達;地方工業技改項目2018年至2020年新增財力全部獎補給企業;圍繞“一芯兩帶三區”發展布局,做大做強十大重點產業,推進5G技術研發和商用,圍繞芯屏端網、新能源汽車等重點產業,持久開展產業鏈招商。

  抓落實優環境。加大工業高質量發展三年工作方案等重大政策督辦落實力度,提升企業獲得感;加快中小及民營企業清欠進度,確保完成年度任務;多管齊下,實施多形式銀企保基融資對接,緩解中小及民營企業融資難題。(記者 吳文娟 姜遠海 通訊員 王翼)

  (責編:張雋、關喜艷)  10.3%!這是襄陽市今年1月至5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增速,這一速度創下了該市2016年以來的工業最高增速。

  面對日趨復雜的外部形勢及下行壓力,襄陽工業何以走出上揚曲線?

  7月5日,來自省直相關部門負責人、各市州主管工業的副市(州)長及經信局長們來到襄陽,進廠參觀,交流情況,探尋打好全省工業經濟“下半場”的新辦法、新思路。

  在風神襄陽公司總裝車間,自動傳送帶上是一輛輛嶄新的汽車。自打該公司借力“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將單一生產線升級為多車型混流生產線后,生產效率大大提高。作為東風日產中高端車生產基地,面對車市深度回調,風神襄陽公司上半年產銷仍保持增長。

  同處襄陽的東風康明斯,今年6月19日,第300萬臺發動機正式下線,成為國內首批國六大排量柴油發動機,其動力、效率、安全、智能化等多項性能處于業內領先水平。

  邁向高質量發展的襄陽工業,折射出我省工業經濟奮力前行的蓬勃態勢。

  穩工業各有高招

  今年以來,我省各地紛紛拿出高招、實招,力促工業經濟穩增長。

  黃石,我省老工業基地之一。面對年初減停產企業較多的實際,黃石在培育新興產業的同時,以“四轉”大做存量文章——

  “死轉活”一批,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有望復產盤活的企業,通過兼并重組及財政、基金、規劃、科技等政策,幫助其恢復生產;“負轉正”一批,幫助產值負增長、但有潛力的企業恢復增長;“個轉十”一批,找準發展慢的癥結,及時協調解決,推動一批企業增速由個位數轉向10%以上;“十轉百”一批,對增勢較好且有重大增長點的企業,強化跟蹤調度,力爭增長由10%以上邁上100%以上的翻番式增長,“一企一策”挖潛力。

  以“四轉”為重點,堅持一月一調度,深入監測分析,及時協調解難。目前,“四轉”企業已恢復生產或啟動盤活工作的13家、由“負轉正”的22家、達到“個轉十”的12家、實現“十轉百”的3家。

  襄陽,想方設法向企業注入流動性——

  精準施策,出臺16條措施為中小制造企業增信,設立2億元中小制造企業應急幫扶基金,讓一批中小企業享受電、氣“先使用、后付費”扶持政策,相當于增加流動資金1.3億元;企業繳納社保由月改季,臨時增加企業流動資金2億元;啟動供應鏈金融服務,對東風汽車股份公司、東風康明斯發動機公司等主機廠的143家配套企業推行賬款即收即付,增加流動資金1.7億元。

  在黃岡,抓工業的發條不斷擰緊——

  每月一次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每季一次項目建設拉練;對工業項目考核依績排序、依序獎懲,推動一批億元以上制造業項目開工建設。

  在宜昌,抓技改力度不松——

  從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產品質量等三方面完善工業技術改造項目庫,實行動態批次管理,接連新謀劃2輪工業技改項目。聚焦重大項目、續建項目強化協調服務,力爭早建成、早投產、早見效。

  各出實招,工業趨穩。上半年,全省工業經濟運行穩的態勢、進的勢頭、好的局面持續鞏固。1月至5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1%,高于全國3.1個百分點,居全國第2位、中部并列第1位;新增規上企業816家,累計產值增長160.9%;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6.03%,居中部第1。

  下半程還需加力

  審視半年工業“成績單”,在“穩”與“進”的同時,省經信廳分析,我省工業經濟仍存在一些潛在性問題,下半年穩增長、保目標壓力增大,不容絲毫懈怠——

  從產業結構看,重點行業增速回落。汽車行業處于行業洗牌期和產業調整期,煙草行業增幅高開低走。

  從區域結構看,重點地區增速下滑。1月至5月全省17個市州中,有11個規上工業增速環比回落。

  從投資結構看,工業投資增速放緩。1月至5月,全省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1%,同比、環比回落2.1、0.1個百分點,17個市州中有9個增幅同比回落。

  從增長動力看,新舊動能轉換不暢。一方面傳統支柱產業后勁不足,另一方面新動能支撐不足。

  從外部環境看,經貿摩擦滯后性、傳導性、長期性影響開始顯現。

  面對復雜形勢,7月5日在襄陽召開的全省上半年工業經濟運行調度會提出,保持定力,奮力沖刺下半年。

  抓好精準分析調度。緊盯汽車、煙草、電力等重點行業,建立龍頭企業預警調度機制,強化重大增長點幫扶服務;緊盯重點市州,堅持月通報、季督辦;抓實企業穩規進規,扭轉進不抵退態勢。

  抓投資上技改。省級5.4億元轉型升級專項資金立即切塊下達;地方工業技改項目2018年至2020年新增財力全部獎補給企業;圍繞“一芯兩帶三區”發展布局,做大做強十大重點產業,推進5G技術研發和商用,圍繞芯屏端網、新能源汽車等重點產業,持久開展產業鏈招商。

  抓落實優環境。加大工業高質量發展三年工作方案等重大政策督辦落實力度,提升企業獲得感;加快中小及民營企業清欠進度,確保完成年度任務;多管齊下,實施多形式銀企保基融資對接,緩解中小及民營企業融資難題。(記者 吳文娟 姜遠海 通訊員 王翼)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