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去東南亞旅游的要注意了!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通過蚊蟲叮咬傳播,以發熱、皮疹、關節疼痛為主要癥狀。夏秋季(尤其是5-10月份)是江蘇登革熱等蚊媒傳染病的流行季節。記者從省疾控中心獲悉,近年來江蘇省登革熱疫情呈逐年驟升趨勢,截至6月27日,今年我省報告登革熱病例數是去年同期的3.75倍。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通過埃及伊蚊或白紋伊蚊叮咬傳播,潛伏期3天至15天,多為5天至8天,臨床表現為急性起病,程度可從輕度發熱到高熱不等,同時伴有嚴重頭痛、肌肉和關節痛及皮疹,面、頸、胸部潮紅,嚴重者可因休克或其他重要臟器損傷導致死亡。
自2005年以來,我省報告登革熱病例均為輸入性病例,主要來源于疫情較為嚴重的東南亞國家和地區,近期尤以柬埔寨輸入的登革熱病例居多。自登革熱流行地區歸國人員,如有發熱、頭痛、關節痛、皮疹等癥狀,入境時應當進行衛生檢疫申報,配合海關做好體溫監測、醫學排查等工作。海關對發現有上述癥狀的入境人員要按照規定程序采取醫學措施。入境后15天內出現上述癥狀的人員,應當立即就醫或向當地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咨詢,并向醫生說明近期旅行史。
疾控部門提醒,對于身處登革熱流行區的大眾人來說,避免蚊子叮咬是我們應該采取的最實用和最簡單的防護措施行為,具體有以下做法:1、在居住場所安裝空調或門窗、通道裝上防蚊網;2、在睡覺時掛設蚊帳、使用滅蚊燈、噴灑殺蟲劑或點燃蚊香驅蚊;3、不論是室內還是室外,都應該在皮膚裸露部分涂上防蚊劑,盡可能穿淺色長袖衣長褲;4、避免在“花斑蚊”出沒頻繁時段(早上八、九時,傍晚五、六時)在樹蔭,草叢、涼亭等戶外陰暗處逗留。登革熱防控有效的蚊媒控制措施還包括:殺滅成蚊、清除蚊孳生地(積水)等。
近期想趁著暑假前往菲律賓、越南及馬來西亞等疫區旅游的市民,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楊彥)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