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全國17個省33所監獄達到“智慧”標準
日前,司法部監獄管理局主要負責人在“不忘初心 司法為民——2019年司法部局長系列訪談”中,權威解讀新時代的監獄立法、罪犯改造和獄務管理等工作。圖為司法部(資料圖)。千龍網記者 劉美君攝
千龍網北京7月17日訊(記者 劉美君)監獄管理工作是司法行政工作的一項重要職能。為揭開監獄工作的神秘面紗,日前,司法部監獄管理局主要負責人何平在“不忘初心 司法為民——2019年司法部局長系列訪談”中,權威解讀新時代的監獄立法、罪犯改造和獄務管理等工作。
自1994年12月29日起施行以來,《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至今已歷經24年未作修改,這個情況將在2019年有所改變。
針對今年大刀闊斧修訂監獄法的消息,何平給出回應。他稱,《監獄法》是我國刑事司法領域里的一部重要法律,是開展監獄工作的法律依據和法治保障。司法部高度重視監獄法修訂工作,并將監獄法修訂作為今年立法工作的重點任務。
為此,司法部多次組織召開監獄法修訂專家座談會、研討會,認真梳理法學專家、基層實務工作者意見建議,并在全國監獄系統內開展調研,理清當前監獄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解決思路,匯總近年來監獄工作中可以上升到法律層面的好的經驗做法、具體條文的修訂建議和理由等相關材料。
何平透露,下一步,司法部力爭2019年完成修訂工作。
“改造人、挽救人”是不變的宗旨
如何把罪犯改造成為守法公民?如何提高改造質量,降低重新犯罪率?新時代改造罪犯工作如何開展?
針對這些熱點問題,何平表示,司法部重新組建以來,在系統謀劃監獄工作時,明確堅守安全底線、踐行改造宗旨工作思路,創造性地提出以政治改造為統領,統籌推進政治改造、監管改造、教育改造、文化改造、勞動改造的工作要求,努力把罪犯改造成為守法公民,開啟了新時代改造罪犯工作新篇章。
如何讓迷途的他們重新找回人生正途。何平稱,全國監獄系統主要做了以下5點工作:
以政治改造為統領。圍繞“五個認同”,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民族團結教育,教育引導罪犯感激、感恩黨和政府。
牢固確立監管改造基礎地位。在嚴格規訓中促進罪犯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在公正文明的氛圍中提升罪犯自愿接受改造的內心認同。
充分發揮教育改造治本作用。突出思想教育,加強法治道德、形勢政策和文化知識教育,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提升罪犯認知能力,促使罪犯洗心革面、脫胎換骨。
積極拓展文化改造教化功能。充分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積極向上的監管場所文化熏陶引導罪犯,弘揚新時代正能量。
切實推進勞動改造功能回歸。加強技能培訓和勞動紀律教育,將罪犯培養成為具有正確勞動觀念、良好勞動習慣、過硬勞動技能的勞動者。
“智慧監獄”建設讓管理能力再升級
當前,隨著新時代科學技術的不斷迭代升級,對于監獄管理工作也提出新挑戰。為此,司法部監獄管理局給出了解決之道——“智慧監獄”建設。
何為“智慧監獄”建設?何平解釋稱,就是運用信息通信技術和其他手段實現態勢感知,對監獄工作作出智慧判斷響應的新型監獄。
何平表示,站在全面依法治國的高度,著眼于監獄工作實際,司法部全面推進“智慧監獄”建設,著力全面提升信息化服務監獄安全防范、執法管理、教育矯正、政務辦公等各項工作的能力,充分發揮監獄信息化在堅守安全底線、踐行改造宗旨中的重要作用,為全面構建以政治改造為統領的“五大改造”和推動監獄工作邁上新臺階提供強有力的科技信息化支撐,全面推動監獄管理能力升級。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全國已有17個省33所監獄達到“智慧監獄”標準,并獲得司法部正式命名頒發的“智慧監獄示范單位”證書。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