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醫生]如何應對手足口病,兒科醫生來支招!
文/重慶市婦幼保健院兒科 副主任醫師 于若谷
如何預防手足口病,在第一時間發現孩子生病和重癥病例的蛛絲馬跡,是每一位父母非常關注的內容,兒科醫生又來敲黑板了。
問題1:手足口病是什么病?
該病為病毒感染性疾病,為急性傳染病,糞便、飛沫和直接接觸都可傳染。全年均可發作,更好發于每年4~7月份,多發生在學齡前兒童,尤其是3歲以下的寶寶最易中招。家有正上幼兒園年齡段的寶寶,特別是在高發季,幼兒園有孩子出現類似癥狀,寶爸媽務必提高警惕。
問題2:潛伏期多長?寶寶會有什么表現?
很多家長會問潛伏期,以追溯接觸史,該病潛伏期平均在3-5天左右。病起初期寶寶會疲倦、食欲下降、發熱,之后可以看到寶寶的手、腳、口和肛門周圍會出現水皰樣皮疹,寶寶有劇烈的口腔疼痛,明顯的流口水、拒食,可伴有咳嗽、流涕等感冒癥狀,普通病例在1周左右基本退熱,食欲逐漸恢復,手足皮疹漸漸褪色、脫皮,嚴重的會出現手指、腳趾末端脫甲,進入恢復期。
問題3:手足口病跟感冒、皰疹性咽峽炎有什么區別?
廢話少說,看表即知
問題4:寶寶中招了,好怕!怎么辦?
手足口病高發期,粑粑麻麻應關注寶寶體溫,手、足、口等部位有無皮疹,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即使被感染上了,非重癥病例的寶寶還是可以通過家庭護理得到康復的:
寶寶發病第1周,傳染性很強,要做好隔離,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手足口病是自限性疾病,無特效藥,臨床上主要是對癥治療,盡量減輕寶寶的不適:體溫高于38.5℃時,合理使用布洛芬或對乙酰氨基酚降溫;推薦進食較涼的水、流食或半流食。
消毒:用干凈的水和肥皂徹底洗滌受污染物,洗完暴曬。
皮疹護理:如果寶寶有癢感,皮疹未破潰,可在局部涂抹爐甘石洗劑;皮疹破潰,可涂抹碘伏等刺激性小的消毒劑。
問題5:重癥病例怎么判斷?
EV71病毒感染易導致重癥病例,在發病1-5天進展迅猛,有生命危險,存活的寶寶也可能留有后遺癥。家長若發現寶寶有持續高熱不退、精神差、嘔吐、易驚跳、肢體抖動,站立無力、呼吸急促、心率增快、出冷汗、四肢冰冷等表現時,應考慮重癥可能,要速速前往醫院。
問題6:聽說有手足口的疫苗,靠譜嗎?
靠譜。
目前上市的EV71疫苗可有效預防腸道病毒71型,此疫苗雖不能預防所有手足口病,但可減少重癥和死亡的發生。是目前最可靠、最有效減少重癥手足口病發生的手段。適合6月齡~5歲寶寶,建議12月齡前完成2劑次接種(間隔1個月),之前已患過手足口病的寶寶,如果無法確定病毒類型且在疫苗適齡范圍內,仍可接種EV71疫苗,與其他疫苗接種間隔建議2周以上。
問題7:日常生活要怎么預防?
1、人群密集的地方要少去。
人越多,病毒傳播越嗨。商場等通風條件差的地方、人群密集的公共區域、寶寶最愛的游樂設施,如搖搖車,小火車,充氣堡等,大多無人定期消毒,是病毒的樂園,臟到無法想象,疾病高發期就別帶寶寶去湊熱鬧了。
2、做講衛生的好寶寶。
飯前便后、外出歸來,洗手至少40秒。寶寶日常用品要定期清潔和消毒,防止病從口入。
醫生簡介:
于若谷,女,1974年10月生,畢業于重慶醫科大學,本科,醫學碩士,于1998年7月1日參加工作,現為副主任醫師,先后擔任重慶市醫師協會兒科分會委員、重慶市科技青年聯合會兒科醫學專委會委員、重慶市優生優育協會發育專委會委員。
醫療診治領域及擅長技術:從事兒科臨床及教學工作近20年,曾在第三軍醫大學附屬新橋醫院工作十年,對兒童慢性咳嗽、哮喘、兒童過敏性疾病、嬰幼兒腹瀉、新生兒疾病、兒童神經系統疾病等方面的診斷及治療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參與課題、發表論文和專著:具有豐富的臨床及教學經驗,參與多項包括國家級自然科學基金在內的課題研究,目前主研省部級臨床課題一項。在國家級及省部級期刊發表論文十余篇,均為核心期刊。作為副主編參與編寫出版書籍2本。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