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初創實習交流參加者:對在大灣區創業幫助很大
中新網7月23日電 據《香港商報》報道,大灣區國際創新學院早前舉辦為期50天的初創交流計劃,于上周圓滿結束。不少參加者表示,他們從中得以了解粵港澳大灣區的初創企業生態及市場環境,對他們日后在區內創業幫助很大。
大灣區國際創新學院由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及深圳大學(深大)共同創立,學院首度舉辦的“深港初創實習交流計劃”,于2019年5月至7月期間舉行,吸引了17名理大生、32名深大生,以及27名來自英國、加拿大、德國、澳大利亞、日本和韓國的大學生參加。
本屆計劃包括一系列在香港及深圳的初創企業、跨國科技企業和創意培育基地的實地考察,并為參加者安排投資者及創業導師,指導創業構思。此外,17名理大學生更于深圳多家初創企業進行了為期5個星期的實習。
理大行政副校長盧麗華博士表示,有關計劃是學院推動創新創業的重點項目之一。計劃包含廣泛的學習模式,當中結合實地考察、實習和交流,以期為不同國籍、不同文化和不同學系的大學生拓展視野和體驗,啟發他們的創意思維,期望通過這類計劃,協助年輕人把握大灣區的機遇,并吸引全球人才到大灣區發展事業。
深大副校長王暉教授表示,此項目是兩校共建大灣區國際創新學院后的首個重點培育項目,旨在整合區域創新資源、開展深港雙創人才培養、驅動創新型人才交流、促進高規格國際資源對接,以此加強港澳學生與內地交流,更好了解內地經濟社會發展。
羅毓熙是參與計劃的深大同學之一,現就讀工商管理專業,他指這個計劃讓他親身了解內地、香港和海外學生的不同學習和工作文化,大大拓展了視野。
他表示:“我們和理大同學組成團隊,一同構思、計劃創業項目,我非常欣賞香港同學實事求是、專注而高效率解決問題的思維和能力;內地同學則強于宏觀研究,分析全國各地市場趨勢。通過這個計劃,彼此學習共建目標、優勢互補,肯定能裝備我們拓展跨文化合作與事業發展。”
理大同學黃耀康則在這個計劃下,于深圳一家專事智能安老產品與方案的初創企業實習,在擔任交互平面設計師的5星期內,他全權負責由零開始為長者設計一款時尚的功能休閑鞋。
黃同學現修讀理大產品設計學,他表示:“實習期間,我每天工作生活都在深圳,真實的體驗,令我對在香港以外發展事業更具信心,我正認真研究畢業后一圓創業夢,與同學一同開設初創(企業),為龐大的大灣區市場提供工業設計服務。”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