勁爆!寶寶的胎位原來有這些形式
也許許多孕期媽咪都曾了解過寶寶的胎位形式,但是或許你們了解得并不全面,稍后小編就為給位準媽呈上完整的寶寶胎位形式,這些母嬰知識將是你選擇分娩方式的決定性因素。
枕前位
寶寶的臉可能朝向妳的背部、背部稍微朝向妳腹部的一邊,這種姿勢稱為枕前位或枕骨前位(枕骨為寶寶頭部后面),是寶寶通過骨盆的理想姿勢---他能把下巴塞在胸部,以適合通過骨盆,生產時稍微轉向產道。多數寶寶都采用這種姿勢。
枕后位
枕后位是寶寶的背部靠向妳的背后,臉朝向妳的腹部,大約只有百分之五的寶寶無法變為枕前位。如果妳的寶寶屬于這百分之五,并不表示妳就無法實行自然產,但寶寶在這種姿勢中無法適當地將下巴貼向胸前,大多數將進一步轉正,通過妳的恥骨弓下面。這種胎位將使產程拉長,令妳在分娩期間背痛,可能更需要輔助生產。
臀位
臀位是寶寶的屁股朝下、頭在妳的肋骨下面,兩腿可能向上伸直(伸腿臀位),也可能單腿或雙腿朝下(足式臀位)。如果妳的寶寶是臀位,三十七周時可能需要體外回轉術,婦產科醫生會將手放在妳的腹部,試著把寶寶倒轉過來。
橫位
橫位是寶寶橫躺在妳的肚子,頭朝向妳的左邊或右邊,除非寶寶自己轉向,否則你需要剖腹產。
胎位不固定
寶寶在三十七周后仍不斷地變換姿勢,就是胎位不固定。當寶寶的頭在下時或許可以引產。
母嬰小編溫馨提示:準媽們可以用下面五個方法鼓勵寶寶采取分娩時的最佳姿勢:1.坐著時膝蓋低于臀部。2.站立時盡可能稍微斜靠,例如:靠在工作臺上,如此使得寶寶有更多空間可以翻轉。3.游泳---最好是蛙式,浮力給寶寶更多轉動的空間。4.盡可能四腳跪著,讓地心引力幫助寶寶的背脊(身上最重的部分)轉動。5.采取膝蓋靠向前胸的姿勢五至十分鐘,一天做四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