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機器人大會期間腦控機器人將挑戰世界紀錄
通過“縫線機” 縫紉大腦,向大腦內快速植入芯片,然后通過接口直接讀取大腦信號,這是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近日發布的讓人“腦洞大開”的最新技術。這種技術究竟可不可行呢?將于8月20日-25日舉行的世界機器人大會將對這一新技術進行很好的詮釋。
世界機器人大會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北京市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共同主辦的大會。大會同期舉辦世界機器人博覽會、世界機器人大賽。世界機器人大會已成功舉力四屆,是機器人領域規模最大、規格最高、國際元素最豐富的國際會議,已經成為科技、產業、資本、人才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平臺。
據了解,在2019世界機器人大會期間將舉辦腦-機接口(BCI)機器人挑戰賽。作為本次挑戰賽的重要一環,大賽上將舉辦BCI腦控機器人挑戰打字世界紀錄等活動。
根據馬斯克的最新發布,這項新技術的實現是通過一臺神經手術機器人,利用激光頭骨穿刺向人類大腦植入4-6微米粗細的“線”和 定制的芯片,就能直接通過USB-C接口讀取大腦信號,甚至可以用App連到iPhone上。
系統中使用的“線”粗度不及頭發絲的十分之一,不僅對大腦損傷更小,還能傳輸來自芯片讀取并放大的人腦信號。但這項技術并沒有在人體身上測試。目前,這一技術正在老鼠身上測試,計劃明年才會開始第一次人類測試。
為了獲得更多腦控機器人實驗數據,讓腦機接口更好的推動BCI技術發展,本次世界機器人大會期間舉行的世界機器人大賽以未來腦-機接口實用系統為背景,從實際應用角度出發,在比拼參賽選手操控BCI技術成果的能力的基礎上,增加考察科研團隊BCI技術算法能力的比賽項目,旨從準確性、效率、實用性、創新性、技術性等多維度提高腦-機接口技術在助殘康復等各領域的技術與產業發展,滿足人們對醫療、養老等多樣化的民生需求。同時為了探討腦-機接口技術的實際應用前景,實現該領域與各行業的跨越融合發展,本次賽事另增加任務挑戰賽以及創新成果展示等內容。
本次BCI腦控機器人大賽的參賽者正是7月26日即將在河北保定舉辦的2019世界機器人大賽總決賽上的“高精尖” 賽事的主角。比賽由技術賽、技能賽、挑戰賽、優秀成果展示等四部分組成。賽事從實際應用和技術研發兩方面進行比拼。在實際應用方面,通過比拼參賽選手操控BCI 技術成果的能力,展示、探討BCI 技術成果的實際應用發展;在技術研發方面,通過比拼技術算法,以考察研究團隊在BCI 技術研發方面的能力。其中,賽事中所獲得的官方比賽數據將作為我國腦-機接口領域現階段的重要研究成果全程保留記錄。
本次大賽將集中展示腦-機接口技術在醫療康復領域的系列應用案例,讓人腦與人工智能的結合在競技中成為現實。
腦控打字
腦控打字是ALS患者(漸凍人)進行語言交流的一個十分重要的需求。本項目主要測試腦-機接口系統的字符輸入能力,參賽選手主要通過定向邀請和社會報名的形式參與,同時也鼓勵殘疾人體驗并參賽(+微信關注網絡世界),參賽的殘疾人主要由相關醫療康復組織機構推薦邀請組成。
運動想象
基于運動想象的腦-機接口系統可以為中樞神經系統受損的殘疾人提供一種與外界交流溝通的途徑,其在助殘康復領域具有重大的應用價值。本項目主要測試基于運動想象的腦-機接口系統的綜合控制能力,參賽選手主要通過定向邀請和社會報名的形式參與,同時也鼓勵殘疾人體驗并參賽,參賽的殘疾人主要由相關醫療康復組織機構推薦邀請組成。
青少年腦機接口項目
注意力問題會伴隨著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他們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腦-機接口技術也在提升集中注意力能力的訓練中有極大的價值。本項目主要測試基于青少年注意力訓練的腦-機接口系統的綜合控制能力,參賽選手主體為青少年,主要通過定向邀請和社會報名的形式參與。
腦控無人機
為探索BCI技術的應用領域,并增加比賽的展示性和可看性,大會組委會秘書處結合第一次專家會討論結果,在2019世界機器人大會現場設置了技能賽挑戰賽項目——腦控無人機。腦控無人機選手由技能賽總決賽選手組成,通過操控無人機完成相應任務進行比拼。
據了解,世界機器人大賽作為世界機器人大會同期舉辦的活動,自2015年起已同期舉辦了四屆,共吸引了全球20余個國家近8萬名選手參賽,被各大主流媒體廣泛贊譽為機器人界的“奧林匹克”,是目前國內外極具影響力的機器人領域官方賽事。
本次世界機器人大賽總決賽還將舉行共融機器人大賽、機器人工業設計大賽和青少年機器人設計大賽,賽會期間還將舉辦機器人發展論壇、 “科創保定”企業接洽會等特色活動,為大家提供更多與前沿科技近距離體驗的機會。快來和我們一起探索一段充滿科幻感與未來感的機器人之旅吧!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