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向北再迎利好:嘉陵江智能創新灣區之下 蔡家智慧新城如何順勢崛起?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7月14日9時訊 一路向北,可以說是重慶數十年城市發展的一個主旋律。從最初的新牌坊到如今的照母山,再到近期持續升溫的“禮悅蔡“。城市向北,不僅是半徑的延伸,更是品質的提檔升級。
近日,城市向北再度迎來重大利好,一則關于禮嘉、悅來、蔡家、水土共同構筑嘉陵江智能創新灣區的消息瞬間引發大眾關注。這無疑是深度向北之后,再度擴展區域勢能的又一契機。其中,蔡家智慧新城將扮演怎樣的角色,將憑借什么優勢順勢崛起?我們拭目以待!
》產業突圍:
原有產業已成規模 “智造“項目為其再賦能
依照產業先行的“造城“經典邏輯,蔡家智慧新城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頗具規模的產業形態,其常住人口也達到了21萬,產城融合價值已初見成效,成為了兼具現代產業和生活氛圍的代表型新區。
截至目前,區域已入駐工商實體企業548家,其中世界500強企業17家、中國500強企業10家,形成了以汽車(摩托車)整車及零部件、新材料、儀器儀表等為主導的產業體系。
此外,蔡家智慧新城更在近期迎來了大批“智造”產業的集中落戶。眾所周知,在全球化加速,制造業走向數字化、智能化的大趨勢下,作為新一代工業革命的核心驅動力,智能制造將重塑全球經濟新格局。因此,蔡家智慧新城的產業規劃,可謂影響深遠。截至目前,據兩江新區蔡家智慧新城管委會相關資料顯示:圍繞著大數據產業,蔡家智慧新城已經落地了航天云網、國信優易、啟迪協信科技城、西門子智能制造創新孵化基地等重點產業項目,正助力蔡家智慧新城建設大數據產業國家級示范區。其中,處于籌備階段的航天科工集團5G生態產業園最受外界期待。據悉,該項目計劃總投資100億元。到2035年,將形成全體系全要素的5G產業鏈,人員規模預計達到10000人以上,將實現1000億元以上產值。僅此一例,就可以窺見蔡家智慧新城的“冰山一角”。
之所以能吸引眾多國際知名“智能“產業的紛紛落戶,與蔡家智慧新城多年來的”實力“積累密不可分。據了解,區域周邊不僅集聚了重慶材料研究院、四聯集團等集研發生產于一體的院所企業,更是國家最早布局的三大儀表基地之一,產業基礎深厚,聯動性強。在此基礎之上,政府更是從資金投入、政策導向上切實引導,積極培育龍頭企業,優化產業格局,最終才贏得了廣大”智造“產業的青睞。
》配套先行:
四大優勢齊聚一身 高品質住區雛形已顯
在產業發展的基礎之上,蔡家智慧新城近幾年來更是開啟了生活配套的“兌現期“。交通路網、市政公園、學校、醫院等,從居住的角度來說,蔡家的四大優勢無疑奠定了其重慶高端住區的定位。
首先,在交通路網方面,規劃有“五橫六縱一環線“的骨干路網,目前已累計建成道路約97公里。此外,”雙橋“(水土大橋、蔡家大橋)+”雙軌“(13號線、16號線)也正在持續推進中。其中”雙橋“預計在明年正式通車,將有效的構筑起蔡家智慧新城的便捷交通網。
濱江公園(蔡家智慧新城管委會圖) 華龍網發
人民路小學(蔡家智慧新城管委會圖)華龍網發
公園方面,已建成了五彩濱江公園、觀音巖公園、花溪公園等城市公園。同時,更在積極推進6個社區體育文化公園建設,目前已完成了兩個社區體育公園,建成后的社區體育文化公園已成為了市民活動、交流的好去處。此外,將繼續推進藍影公園、瓶蘭花公園、N04地塊公園、N18地塊公園等主題公園的建設,將以“城在山水間、山水在城中”城市魅力為目標,建設“山清水秀”蔡家智慧新城。
醫療配套方面,蔡家智慧新城將在加快醫療衛生建設的基礎之上,充分保障市民的日常需求。規劃有三級綜合醫院1處,三級中醫院1處,專科醫院3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5處。目前,蔡家醫院已建成使用。
教育配套方面,蔡家智慧新城共計規劃小學25所,初中5所、高中2所、完全中學3所。目前,鳳林小學、人民路小學、兼善中學蔡家校區、西大附中兩江校區已建成投用,持續滿足了周邊居民的入學需求。
》住區升級:
融創映湖十里上線 或成蔡家住區新標桿
如今,隨著產業+配套的“雙線“崛起,蔡家居住也即將迎來了”質“的變化。這其中,融創映湖十里的表現尤為引人關注。其一,是源自于融創的高端精品戰略。眾所周知,作為重慶精品住區的深耕者,融創已經打造了包括融創玖璽臺、融創凡爾賽花園、融創玫瑰園等眾多引領城市審美的高端住區項目。此次入住蔡家,自然備受關注,其近期即將推出的寬屏洋樓產品,將成為該項目的首發之作,廣大消費者可前往觀摩、品鑒。
其二,在居住屬性之外,融創映湖十里的區域占位同樣值得關注。其臨近于協信科技城項目。據了解,協信科技城將重點發展智能制造、大數據、物聯網,建設集研發辦公、總部辦公、星光商業、教育配套、酒店式服務公寓、高端居住為一體的大型現代化科技城。建成之后,兩者將形成有效互動,這無疑將進一步提升融創映湖十里的居住價值。
對此,融創映湖十里的營銷負責人就表示:“作為匹配蔡家智慧新城發展的高品質項目,我們將積極推進在景觀、社區、建筑品質等方面革新,以更好的產品力兌現區域住區標桿。”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