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廣播電視臺:大屏轉小屏 抓穩媒體新機遇
“作為媒體人的責任和義務,不管是大屏小屏、長視頻還是短視頻,只要是弘揚社會正氣的作品,人民群眾喜歡,我們就做。”貴州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制片人唐實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采訪時述說著貴州廣播電視臺入駐短視頻平臺的原因。
在他看來,雖然短視頻近幾年才出現,但是有著非常好的傳播效果,其龐大的受眾群體必然成為媒體發展的大勢。
內容選擇有訣竅
在抖音平臺發布的3月媒體抖音號月榜中,由貴州廣播電視臺運營的抖音賬號“動靜貴州”,以突破4.4億播放量的驕人成績,位列全國媒體抖音總榜的第七名。5月,貴州廣播電視臺又強勢進駐快手,其創建的快手賬號“動靜視頻”,在一個月內便漲粉至85萬。
但從傳統媒體向短視頻融合,從大屏轉向小屏,卻并不是那么輕而易舉的,為此,貴州廣播電視臺這家傳統的廣電媒體,專門針對短視頻成立了視頻組,以適應短視頻的節奏。
“從傳統媒體向短視頻融合,我們首先改變的就是創作思路。”唐實表示,過去,傳統媒體喜歡大而全,而短視頻強調的則更多是過程和結果,對于情緒的把控尤為重要。因此,在短視頻發布內容的選擇上,要求內容短平快,視頻節奏強,信息密度高,現場感強烈,注重情感傳播。
以6月25日“動靜視頻”在快手上發布的一則“母親車下勇救女兒”的視頻為例,過去,傳統的電視媒體在制作新聞時,大都要求講清新聞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和具體事件過程,但在這則短視頻中,卻完全沒有講新聞發生地,那對母子是誰,視頻僅僅截取了母親從車下救出孩子的前后數十秒片段,然后以“印證母愛的偉大”為標題,以及不到100字的解說字幕作為提示——“一輛摩托車被汽車碰撞,母子從車上摔下,一輛卡車剛好經過,眼看就要碾軋到母子倆,母親迅速把孩子往回拽,倆人躲過一劫”,呈現出了一個驚險而又感人的新聞故事。最終,這則短視頻播出后收獲了近百萬個贊和6000多條評論。作為一則新聞,它既向人們展現了車輛突然變道的危險性,也讓人們見識了母愛的偉大。
取長補短謀發展
在向短視頻發展的路上,貴州廣播電視臺也并沒有摒棄其傳統媒體的優勢,而是力求將傳統媒體與短視頻融合,結合二者特點,取長補短共謀發展。唐實表示,轉戰短視頻以來,他們做得最成功的短視頻內容,是對“老干媽”陶華碧的獨家專訪。
“30個小時內,‘動靜貴州’5條‘老干媽’短視頻在抖音平臺播放量就突破了1億次,其中一個單條播放量就超過6500萬,總點贊數超過500萬,留言評論超10萬條。截至目前,以上幾條視頻總點擊量已經突破2億。”抖音平臺相關負責人表示,完全沒有想到由主流媒體制作的一條主題報道能在該平臺上如此“燃爆”。“這就是傳統電視新聞和新媒體的一次完美結合。”唐實自豪地說道。
在這次“燃爆”的短視頻中,其視頻內容的前期策劃、拍攝和制作,主要還是依靠傳統電視制作深度報道的模式。短視頻平臺上,幾十秒振奮人心的視頻片段、精致的視頻畫面,背后都離不開傳統媒體的力量。
目前,貴州廣播電視臺在抖音和快手上開設的兩個短視頻媒體賬號,都已成為貴州省內重要的官方媒體號,這極大地鼓舞了他們作為廣電人的信心,也讓他們堅信,作為主流媒體,在做大影響力和公信力的道路上,摸索新型傳播形式的道路是可行的。
當然,雖然目前貴州廣播電視臺在抖音和快手上發展迅速,但作為一家傳統媒體,其發展過程中也仍存在著不足。唐實坦言,目前他們面臨的最大困難便是人才隊伍的缺乏,尤其是專門針對新媒體領域的人才極其緊缺。
同時,對于流量變現,他們目前在抖音平臺的收益還處于摸索階段,并未有相應的盈利模式出臺。在快手平臺上,雖然有貼片廣告,但他們的盈利也非常低。唐實稱:“抖音平臺目前沒有流量分成,我們幾乎是零收益在這個平臺上做,因此,也希望短視頻平臺能拿出更多的措施扶持傳統媒體發展。快手平臺目前正加大與傳統媒體的合作,希望這種合作是一種真正互利共贏的模式,能在全國推開,幫助更多的傳統媒體走通新媒體這條道路。希望未來有更多的盈利模式支撐我們在短視頻領域的發展。”(記者 李雪昆 實習生 劉昱君)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