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萬億元新增專項債已發行逾六成 逆周期調節或加碼
地方專項債作為積極的財政政策之一,穩定投資效果明顯。《證券日報》記者根據財政部數據統計,上半年發行地方新增專項債券13866億元,占2019年新增專項債限額21500億元的64.5%,尚余7634億元待發。其中6月份當月發行新增專項債券5267億元,創年內單月發行規模新高。專家認為,在逆周期調節需求下,下半年要想擴大財政投資,需要擴大地方專項債的發行。
“從地方專項債發行進度看,整體發債速度加快,上半年累計發債額度超過了允許地方政府發債以來的任何時期。”中國財政預算績效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地方政府專項債發債規模大、進度快,主要源于國際經濟不穩定因素增加和國內經濟轉型正處于關鍵時期的雙重矛盾疊加。
根據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今年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2.15萬億元,同比增加8000億元,重點支持重大在建項目建設和補短板。
在民生證券研究院分析師樊信江看來,2019年新增專項債發行與往年相比,季度平滑性特征較為明顯,與往年發行節奏形成鮮明對比。
根據計劃,本年度新增2.15萬億元專項債在9月份前發行完畢,即平均每季度發行7167億元;而從前兩季度來看,新增專項債實際發行約1.38萬億元,平均每季度發行6900億元,倒推可得三季度新增專項債發行7707億元,基本符合“平滑性”特征。從往年來看,新增專項債發行多集中于二季度、三季度,季節性特征較為顯著。
“地方專項債發行對穩住基礎設施建設和基本公共服務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成為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最強有力的支撐力量。”張依群表示,通過政府投資的引導示范效應帶動社會整體投資的穩定,加快彌補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短板,同時促進消費擴大和轉型升級,保證中國經濟保持在合理區間穩定運行。
樊信江認為,在當前情況下,依然有較大的逆周期調節需求。考慮到基建投資對政策刺激更加敏感,財政政策或將繼續加碼,成為逆周期調節的主力因素。
張依群認為,下半年,積極財政政策一方面會繼續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進度和使用進度,減少債券資金閑置,通過專項債券發行和擴大融資增強地方政府投資能力,以專項債券融資擴大政府投資總量,形成投資的規模效應,加快補齊在交通、教育、醫療等多方面的質量短板;另一方面全面貫徹減稅降費,保證政策落實到位,進一步減輕企業和個人稅費負擔,增強企業和家庭投資消費能力,促進企業產業產品結構轉型和個人家庭消費升級,共同形成對下半年經濟增長的支撐。
“同時,政府會密切關注未來幾個月的投資增長變動狀況,不排除采取增發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放寬企業市場準入和投資限制、擴大重點行業減費力度等措施來激發市場投資熱情,推動下半年經濟增長。”張依群表示。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