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開機率僅30% 眾廠商逆勢扎堆推新圖啥
電視開機率僅30% 眾廠商逆勢扎堆推新圖啥
左鵬飛
行業觀察
近日,華為子品牌榮耀宣布正式進入智能電視領域,將于8月上旬發布首款產品。今年以來,TCL、索尼、三星、夏普等廠商已先后推出8K超高清電視。
在彩電行業持續多年低迷的背景下,眾多企業為何逆勢出招?未來電視機行業又將如何發展?
為搶占機遇廠商逆勢而動
技術的快速發展,打破了電視原有的信號接收模式,將“老電視”原有的視頻接收模式變為智能電視跨時空的隨機欣賞模式,改變了受眾的視頻觀看習慣。同時,在智能手機的沖擊下,目前我國電視日均開機率僅有30%,且用戶年齡普遍在40歲以上。
此外,彩電行業發展形勢日趨嚴峻,利潤率逐年降低。2019年上半年我國彩電市場總售量為2200萬臺,同比下降2.7%;零售額規模僅有640億元,同比下降11.8%。但2019年華為榮耀、TCL、索尼等電視廠家卻扎堆推新,在筆者看來,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一是“5G+8K”帶動相關行業發展。2019年是我國5G商用元年,也是8K元年,5G推動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8K讓4倍于人眼的超高清技術變為現實。在“5G網絡+8K分辨率”的推動下,相關應用正加速涌現,而電視也是重要應用場景之一,這一技術變革為彩電行業帶來了新機會。因此,一批傳統家電企業、信息技術企業紛紛在2019年逆勢出招。
二是搶占智能家居生態入口。2018年我國智能家居行業規模在1700億元左右,行業報告預測,未來幾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場將以15%的年復合增長率繼續增長,而圍繞智能家居的入口之爭從未停息。電視作為智能家居場景的關鍵一環,在新場景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具有天然優勢,企業自然不愿錯過搶占這一入口的機會。
不是電視而是顯示設備
雖然技術和智慧家居,能為電視帶來新的市場機遇,但不可否認,傳統電視的消費群體已經越來越小。由于智能手機娛樂功能的日益增強,加上手機的便攜性,漸漸被手機替代的電視正一步步淪為一種家庭擺設。尤其是在年輕人組成的家庭中,這一現象體現得更為明顯。
同時,由于彩電廠商間殘酷的價格爭奪戰,單品彩電的利潤空間也變得越來越小。相關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彩電行業主要企業的平均利潤率僅為1.3%。在彩電行業持續低迷的背景下,如果還是以傳統思維去做電視,即便用上“互聯網”“5G”這些新瓶子,廠商做出來的,可能還是舊酒。
誠如華為消費者業務CEO、華為常務董事余承東所說,華為做的不是電視,而是擁有電視功能的大屏設備。這一設備將立足于AI(人工智能)時代,專注體驗升級。可見,這一輪逆勢推新的廠商,想要做的其實不是電視,而是一種顯示設備,或者說是超大屏的手機。
不可否認,彩電在內容顯示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在內容呈現上,大屏電視具備音箱、手機等產品不具備的先天優勢,可以更好地服務于未來智慧家庭。據了解,包括創維、康佳在內的傳統家電企業都已經開始在這方面進行布局。
而這種顯示優勢,尤其在AR/VR領域、大型游戲體驗方面就會體現得更為明顯。不同于手機游戲,大型游戲對硬件要求比較高,云端化與彩電的高清顯示功能相結合,將會使玩家的操作更便捷、娛樂體驗更逼真。
或成為智慧家庭連接樞紐
沒有傳統的產業,只有傳統的思維。
近年來,很多行業在技術革新和新商業模式推動下獲得了新的發展,電視機也可以在智慧家庭方面大有作為。信息通信技術的進步,不僅推動著彩電的硬件升級,更從內容、形式、渠道等多個維度深刻改變著電視。即在高品質制造基礎上,融合互聯網元素,從供給側發力,為用戶提供個性化電視機。
以后的電視機不僅要滿足觀眾觀看節目的需求,更要實現功能性轉變。具體來說,筆者認為,在未來5到10年內,電視機將呈現以下兩大發展趨勢。
一是成為智慧家庭生態的中心。由于電視在音頻、視頻方面的表現功能,可以在該設備上進行聲控、點擊等多種操作,加上用戶已積累的使用習慣,智能電視更有條件成為智能家居相關設備,如冰箱、洗衣機、空調等電器的連接樞紐,成為智慧家庭生態的中心。
二是成為連接智慧家庭的基本節點。在三網融合進程不斷加快的背景下,電視在連接家庭內外互聯網方面具有的顯著優勢,將在萬物互聯時代得到放大和強化。根據現狀預測,電視將是未來家庭內外物聯網連接的最佳入口,將有可能成為連接一個個智慧家庭的基本節點。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