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價金飾“以舊換新”藏貓膩:定高價整件賣 按克重低價換
中國消費者報報道(劉軍 記者薛慶元)以舊換新是黃金珠寶首飾商家常見的營銷手段,看似優惠,其實并不一定合算,甚至還可能藏有消費陷阱。最近,江蘇省揚州市消費者張先生向《中國消費者報》反映,自己在揚州金鷹購物中心周生生珠寶專柜購買的18K金首飾以舊換新時,卻面臨近5000元損失。記者調查后發現,除了K金外,3D硬金等首飾也存在類似問題。
投訴:
換新損失較大
據張先生介紹,2018年2月21日,他和妻子在位于揚州市廣陵區汶河南路120號的揚州金鷹購物中心周生生專柜,購買了一對“Promessa18K/750黃金及鉑金Pt950”定價戒指,其中男款戒指貨重5.64克,折后價3705元(標價3900元),女款戒指貨重4.03克,折后價2879元(標價3030元),兩款戒指折后價合計6584元。該專柜銷售人員介紹說,將來有新款時只需補差價就可以去專柜調換。
今年6月23日,張先生和妻子來到該專柜,看中了一款總價9000元的定價對戒,準備用之前買的那對戒指進行調換。銷售人員計算后告訴他們,原來6584元的戒指現在只能作價1914元,需另補7086元才能置換。
據了解,銷售人員的算賬方式是這樣的:舊款戒指的價值=舊款克重的七五折(5.64+4.03=9.67克×0.75=7.25克)×當日舊金的回收價(264元/克)=7.25×264=1914元;新款戒指是定價商品,男款標價5170元,女款標價3830元,合計9000元;置換貼補差價為9000-1914=7086元。
專柜提供的置換公式以及處理方案。
如此換新,張先生表示難以接受。他認為,原來的舊款戒指戴了1年多,竟然損失了70%近5000元,太不合理,遂報警。警方建議雙方去揚州市消協了解一下有沒有國家或行業相關規定,再協商解決。6月24日,雙方來到揚州市消協。消協人員因查不到國家或行業相關規定而無法協調處理。6月28日,專柜來電告知張先生,要想置換,最多新款打九折,舊款還是按原來方式折算價格。
張先生告訴記者,如果當初購買時銷售人員告知置換會損失這么大,他們就不會選擇購買該款對戒。
根據消費者提供的電話,記者聯系周生生珠寶專柜的呂經理了解情況。
呂經理介紹說,當初消費者購買時問過能否換新,專柜告知可以換新。至于如何換、以什么標準換,消費者沒有問,他們也就沒有回應。專柜也是執行公司的統一退換規定,消費者如果不信,可以咨詢周生生珠寶客服熱線。對于消費者的投訴要求,專柜提供了兩種選擇方案,一是對新款打九折進行銷售,二是對舊款返廠做免費翻新處理,但消費者均不認同。
隨后,記者與揚州金鷹購物中心取得聯系。客服中心人員張某告知記者,目前周生生專柜已給出兩種處理方案,但消費者不接受,對此,購物中心也沒辦法。對于當初銷售時專柜人員有無告知消費者以舊換新時會按克重計算,購物中心無法核實。
調查:
計價標準不同
7月19日,記者以消費者名義分別咨詢了南京的周生生中央商場店和周生生新百店。兩家店的工作人員均表示,足金和鉑金可以置換,只能換與舊金同樣材質的足金或鉑金,所換的新金克重應大于或等于舊金克重,可根據當天的每克重的新金銷售價減去舊金置換價,同克重的部分補差價,超過的克重部分按新金銷售價計算。
記者咨詢18K金和鉑金兩種合成的首飾可否置換。對方介紹說,周生生有這樣成分組合的戒指,也可以置換同樣材質的新款,由于此類新金存在較多的工藝,都是一口價銷售。置換時因為存在損耗,舊金的克重要按75%計算,再乘以當天每克重的舊金置換價,抵作舊金的價值,再換同樣材質的新金。
記者提出,這樣的一口價合金買時按定價而換時卻按克重,兩種計價標準不同,存在很大的價格差,置換時消費者損失不小。對方也承認此類置換對消費者確實不太合算,同時表示,一口價首飾已銷售幾年,周生生實行全國統一價,置換標準也一樣。
記者撥打周生生客戶服務熱線。客服人員的解釋也證實了上述兩家門店工作人員的說法,稱因為K金存在損耗,18K金和鉑金的合成金在置換新款時,舊金的克重會按75%計算后再進行置換,同時因為新金重量和款式難易度的不同,還會收取部分工費,少則100元,多則上千元。
另據記者調查,類似情況并非個案,此前,常州、昆山等地多名消費者曾向江蘇消費網反映,他們在其他珠寶店購買的一口價黃金價格高、置換時損失大。
前不久,記者來到南京市珠寶首飾一條街太平南路,該路段匯聚了大大小小幾十家國內外知名珠寶品牌。走訪中,記者看到,有的店內顯眼位置上擺放著做工精致、造型可愛的3D硬金飾品,價格比較貴,且高于實際金價。店員介紹稱,因為3D硬金飾品制作工藝更為復雜,硬度高于傳統黃金飾品,是目前消費者普遍歡迎的新品種,所以價格比傳統黃金飾品高,并且此種飾品只換不退。據悉,南京的幾家大牌珠寶店普遍對一口價首飾不退貨,如果換款需另行加價,至少加價30%。
觀點:
雙重標準涉嫌欺詐
一口價黃金首飾購買時按整件定價,置換時卻按克重折價是否合法?一口價黃金換貨還要加價是否合理?消費者該如何應對維權?記者采訪了江蘇省黃金協會和法律界有關人士。
江蘇省黃金協會副秘書長柏成平表示,首先,3D硬金和一口價黃金飾品的價格偏高,有其制作工藝原因。3D硬金的制作工藝更復雜,款式也更新穎好看,制作工藝中的“括皮”技術比傳統黃金飾品技術難度高,所以市場價格普遍較貴。其次,現在黃金協會都要求江蘇的商家在售賣一口價黃金時,店員必須向消費者明確告知飾品重量,不可向消費者隱瞞重量這一關鍵信息。第三,關于換貨時,加價30%-50%的規定,屬于商家的自行規定。目前,物價部門和行業協會對此均沒有硬性要求。消費者想按照一口價黃金的實際重量去換款,就涉及到制作工藝費用高的問題,故商家確實不同意按實際克數換。但是,商家一定要在消費者購買時和消費者說明清楚這一點,以免消費者不知情而引發投訴。
江蘇劉萬福律師事務所一級律師、劉萬福主任向記者表示,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江蘇省消保條例》等有關規定,經營者不得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如因此給消費者造成相關損失,應承擔相應的責任。商家對一口價黃金首飾購買按整件定價,置換時又按克重計算,如此以舊換新的做法存在執行雙重標準之嫌,此舉涉嫌消費欺詐。整件計算的一口價換算成克重價格,相比當時的黃金克重價格明顯偏高,甚至翻倍。如果消費者選擇置換,自然損失很大,對消費者顯失公平。
劉萬福說,作為商家,既然多年一直執行這樣的置換標準,理應充分告知消費者,以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而作為消費者,對于自身的權利義務也要有充分的思考,尤其是自己關心的重要事項和相關問題,有必要向店家問清楚,同時保留好重要證據,以免因為信息不對稱或證據不足等問題造成維權困難,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損失。(薛慶元)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