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成立規模驟降 房地產信托三伏天急“退燒”
今年上半年持續火熱的房地產信托,終于在這個三伏天開始“退燒”。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7月份房地產信托的成立規模大幅縮水,不復此前的火爆態勢,作為替代品之一的基礎產業信托的規模則顯著上升。業內人士認為,在嚴格監管的背景下,信托公司需要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基礎產業信托是有效的替代產品,后續還會拓展信保合作業務。
今年上半年,房地產信托一路高歌猛進,一度成為支撐信托公司發展的重要支柱業務,投資金額為集合信托五大投向之首。7月,針對房地產信托業務增速過快、增量過大的情況,銀保監會對部分信托公司進行約談警示,對下一步開展房地產信托業務提出要求。受此影響,當月下旬房地產信托規模開始急劇縮水。
用益信托的統計數據顯示,7月的第三周(7月15日至21日),盡管集合信托的成立呈現回暖狀態,但投向房地產領域的信托資金規模卻環比減少了34.58%。接下來的一周(7月22日至28日)房地產類信托的募集規模環比更是減少50.19%,規模呈“跳水”之勢。
整體來看,用益在線的統計數據顯示,6月份成立的房地產信托項目為500個,募集資金達716.51億元;7月份成立的房地產信托項目為303個,募集資金485.35億元。前后對比,7月份房地產信托不僅在成立數量上大幅減少,成立規模更是環比縮水三成。
“監管趨嚴后,很多公司的房地產信托業務都暫緩了,所以導致了7月中下旬地產信托規模大幅縮水的情況。”華北某信托公司人士向記者表示,“但是信托公司正在迅速調整,通過發展其他類型業務來彌補相關業務的缺口!
房地產信托業務“退燒”,信托公司面臨著現實的業績壓力。迅速填補房地產信托業務留下的空白,成為諸多信托公司的當務之急。
從7月最后一周集合信托產品的募集情況來看,基礎產業類信托暫時充當了房地產信托的“替代品”,募集規模有大幅上升的跡象。用益信托的統計數據顯示,7月以來,基礎產業信托的募集規模已連續3周上升,7月22日至7月28日這一周,市場上基礎產業信托的募集規模占比已達45.11%,成為近期集合信托市場上的“明星”。與此同時,隨著規模上升,基礎產業信托的收益優勢也在逐漸顯現。7月最后一周,基礎產業信托的平均收益率為8.35%,已超過房地產信托8.02%的收益率。
某信托公司人士對記者表示,在房地產嚴監管環境中,信托公司除了加大對基礎產業信托的布局,在轉型調整方面還有如下舉措:一是加強信保合作業務的拓展,緊密結合保險資金放開的契機,與保險公司開展深度合作;二是加強標準化業務拓展,信托公司正積極發揮制度優勢,大力發展資產證券化等標準化業務產品;三是進行房地產業務結構調整,在控制地產業務總規模的同時,新發項目要做到優中選優。
該信托公司人士還坦言,對于信托公司而言,房地產信托、基礎產業信托都是重要的業務支柱,基礎產業類信托能適當彌補房地產信托的空當,但也不能完全覆蓋。目前對地方隱形負債的監管仍舊嚴格,過于放松基礎產業信托的展業標準會埋下風險隱患。其他業務領域雖存在發力空間,比如消費金融、標準化產品等,但這些業務都需要相當的資源稟賦和專業水準,且難在短時間內培育起來。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