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單季巨虧52億美元,網約車集體失速
受共享出行業務增長放緩的影響,全球最大的共享出行平臺Uber遭遇巨額虧損。當地時間8月8日,Uber發布了第二季度財報,凈虧損飆升至52.36億美元。受此影響,Uber股價一度暴跌12%。此外,另一家出行巨頭Lyft也在第二季度虧損6.442億美元。
最大單季虧損
財報顯示,公司第二季度營收為31.7億美元,低于分析師預計的33.6億美元,同比增幅縮窄至14%,出行業務僅增長2%,為史上最低。每股虧損4.72美元,高于分析師預計的3.12美元。
目前,Uber的業務主要分為網約車、外賣、貨運三個部分。具體來看,網約車營收為23.48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22.91億美元增長2%;外賣送餐業務Uber Eats成為亮點,營收達到5.95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3.46億美元增長72%;機動車解決方案營收為30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的3400萬美元下滑91%;其他營收為250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的2600萬美元下滑4%。
雖然總營收依然增加,但第二季度的成本和費用支出達到86.51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35.07億美元增長了一倍多。其中,研發支出、總務和行政支出等大幅增加,尤其是研發支出大幅提升,達到30.64億美元,遠遠高于上年同期的3.65億美元。
最終的結果是,第二季度凈虧損從去年同期的8.78億美元擴大至52.36億美元,這是該公司自2017年開始披露有限的財務數據以來的最大虧損。雖然有39億美元是與IPO之后的股票薪酬有關,但除去這部分的影響也有創紀錄的13億美元虧損。第一季度Uber的凈虧損額為10億美元,如果不考慮股票薪酬,相當于第二季度虧損加劇了30%左右。
盈利遙遙無期
“我們認為2019年是公司投資巔峰年,到2020年和2021年公司虧損會有所減少。倘若Uber真想達到收支平衡,我們也是可以做到的。在我看來,毫無疑問,公司最終會達到收支平衡,并實現盈利。”Uber首席執行官達拉?科斯羅沙希說。
科斯羅沙希表示,公司業務有積極變化,外賣送餐業務有大幅增長,且今年7月的月度活躍用戶首次超過一億。
雖然公司高層表現得很有信心,但不可否認的是,Uber一直受到銷售疲軟和能否盈利擔憂的困擾,畢竟不管是外賣還是網約車業務都在通過燒錢補貼來擴張。科斯羅沙希坦言,外賣業務在明年甚至后年盈利的可能性不大。
第二季度業績使得人們對這家全球最大的網約車公司的前景產生了新的質疑。Uber在上市首日交易中跌破了45美元的發行價,此后只短暫高于這一股價。科斯羅沙希因Uber糟糕上市而受到批評,他還面臨著如何重振業務,實現增長的問題。今年7月底,Uber解雇了三分之一的公司營銷人員,大約400人。
網約車巨頭普遍虧損
Uber的虧損并不是個例,其一眾競爭對手的日子也沒那么好過。就在Uber財報公布的前一天,其北美地區競爭對手Lyft也公布了第二季度業績。數據顯示,Lyft第二季度營收為8.67億美元,同比增長72%,超出分析師此前8~8.1億美元的預期。盡管如此,Lyft仍在虧損,第二季度虧損額為6.44億美元,而上年同期為1.79億美元,同比擴大260%。
不過,Lyft下調了2019年虧損預期。該公司此前預計將虧損11.5億~11.75億美元,而今,這一數字降至8.5億~8.75億美元。受此影響,其股價出現回升。
事實上,Lyft的股價自3月份IPO之后一直在下跌。今年7月底,其首席運營官喬?麥克尼爾宣布離職,隨后公司股價進一步下跌。至于在中國,滴滴出行也面臨同樣的盈利問題。今年2月,一份滴滴出行內部流傳的財務數據顯示,公司2018年虧損人民幣109億元。
Uber、Lyft、滴滴等網約車巨頭何時能停止虧損、實現盈虧平衡,一直是投資者關注的問題,但恐怕短期內還沒有人能給出一個答案。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