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銀行理財資源集中度提升
隨著銀行理財轉型不斷深入,區域銀行理財也在發生諸多變化。
普益標準最新發布的《區域銀行理財能力分省份排名報告(2019年二季度)》顯示,從發行主體類型來看,今年二季度,城市商業銀行的產品存續數量為34523款,環比減少1.35%,存續規模為4.56萬億元,環比增長4.35%;農村金融機構(含農商銀行、農信社、農合行)的產品存續數量為25302款,環比減少4.66%,存續規模為1.65萬億元,環比增長17.02%。
“第二季度區域銀行理財產品存續數量小幅下降,但存續規模有所上升,表明區域銀行理財產品結構調整節奏較好。”普益標準研究員魏驥遙表示,隨著銀行理財凈值化轉型持續深入,不同于全國性銀行理財余額持續下降,區域銀行理財余額回升,反映出區域銀行理財能力不斷加強。
上述報告還指出,從區域銀行市場來看,各省區域銀行理財業務競爭愈發激烈,資源進一步向頭部集聚。
大型區域銀行中,杭州銀行和寧波銀行已經獲得了籌建理財子公司的批復。理財子公司的多項監管紅利有助于推動城市商業銀行提升市場競爭力,也充分展現了監管層對于中小銀行發展的鼓勵與支持。其他大型城商行均在積極布局凈值型產品,加強投研能力、人才團隊和系統等方面建設,為理財子公司及產品轉型打下基礎。
截至目前,在擬設立理財子公司的城商行中,還有江蘇銀行、北京銀行、南京銀行、上海銀行、徽商銀行、青島銀行、重慶銀行、長沙銀行、吉林銀行、成都銀行和甘肅銀行等13家銀行等待監管層批復。
與此同時,二季度發行理財產品的區域銀行有377家,較一季度減少了20家。實力較弱的區域銀行份額占比繼續下降,一部分區域銀行已放棄開展理財業務并退出理財產品發行市場,轉向傳統的存貸業務或代銷業務。
在業內人士看來,小型銀行退出將促使區域銀行資管業務集中度進一步提升。江蘇、廣東、浙江和山東等地區域銀行理財能力仍占據優勢,其相對優勢進一步加強,4省區域銀行在理財能力百強名單中共占據了總榜單的39%,較一季度上升了5個百分點。
“總體來看,百強銀行進一步向浙江、江蘇、廣東、山東頭部區域集中,競爭加劇。”魏驥遙表示,“這些區域經濟更為發達,廣闊市場與激烈競爭并存,促使當地銀行需要迅速適應監管環境變化,推動理財業務加速發展。與此同時,其他地區的區域銀行由于經濟發展稍慢、競爭程度偏弱,其理財業務在整體監管環境收緊、經濟下行的環境下多采取謹慎轉型策略”。(經濟日報 記者 錢箐旎)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