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運動推進健康城市建設
開展全面健身活動,增強市民的健康素質,是建設文明城市和健康城市的重要基礎。城市化、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推進在為人們提供優越的生活條件和物質基礎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生活弊端;如何讓全民運動成為健康城市建設的加分項?更是各方關注的熱點話題。
首先要培養人們參與體育健身的自覺性。全民健身,不能強迫命令,重在自覺行動,所以要加強全民健身的宣傳教育,使廣大群眾深刻認識到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的好處,提高全民參與健身的自覺性,提高人民群眾健身活動的廣泛參與度,使體育健身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種習慣,男女老少都能自覺主動地參加鍛煉,才能形成浩浩蕩蕩的全民健身隊伍。
其次要進一步健全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經費投入保障機制。政府要改善資金支出結構,逐步增加群眾體育事業經費在預算中的支出比重,并確保經費及時足額撥付,應多渠道籌措資金用于公共體育場地設施建設,鼓勵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個人資助體育健身活動。要提倡家庭和個人為體育健身投資,引導群眾進行體育消費,拓展體育消費領域,開展適應本地區群眾消費體育競賽表演。健身娛樂、體育咨詢、體育培訓等體育市場,要注重引進符合時代特征、適合本地群眾開展的新的體育健身項目,努力做到每個學校,每個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每個社區都有一項以上特色體育健身項目,從而吸引更多的市民參與健身運動。
最后要充分利用地理環境開展全民健身。要使全民健身活動有計劃、系統、持久性地開展,除了盡量多地開放現有公園、風景區等自然環境和城市現有的體育場地進行活動外,在城市規劃建設時可適當考慮建設一些適合群眾性體育活動開展的場所,如田徑場、游泳館、健身房等等。在公園和自然風景區可建設簡易大眾參與的設施。在居民生活區可建設休閑鍛煉的場地,如單杠、雙杠、爬杠、球類場地等等。另外,可充分利用現有學校的體育場地進行健身鍛煉,做到工作之余能就近到體育場地鍛煉、想鍛煉就能找到鍛煉場地。這樣充分利用現有條件,少花錢、多辦事、辦大事,才能達到全民健身的目的。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