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分娩的精神心理因素
分娩雖是生理現象,但分娩對于產婦確實是一種持久而強烈的應激源。分娩應激既可以產生生理上的應激,也可以產生精神心理上的應激。產婦精神心理因素能夠影響機體內部的平衡、適應力和健康。產科醫生必須認識到影響分娩的因素除了產力、產道、胎兒之外,還有產婦精神心理因素。相當數量的初產婦從親友處聽到有關分娩時的負面訴說,害怕和恐懼分娩,怕疼痛、怕出血、怕發生難產、怕胎兒性別不理想、怕胎兒有畸形、怕有生命危險,致使臨產后情緒緊張,常常處于焦慮、不安和恐懼的精神心理狀態。現已證實,產婦的這種情緒改變會使機體產生一系列變化,如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肺內氣體交換不足,致使子宮缺氧收縮乏力、宮口擴張緩慢。胎先露部下降受阻,產程延長,致使產婦體力消耗過多,同時也促使產婦神經內分泌發生變化,交感神經興奮,釋放兒茶酚胺,血壓升高,導致胎兒缺血缺氧,出現胎兒窘迫。
待產室的陌生和孤獨環境,產房頻繁叫嚷的噪音,加之產婦自身的恐俱以及宮縮逐漸變頻和增強,均能減少子宮胎盤血流量,極易發生胎兒窘迫。在分娩過程中,產科醫生和助產士應該耐心安慰產婦,講解分娩是生理過程,盡可能消除產婦不應有的焦慮和恐懼心情,告知掌握分娩時必要的呼吸技術和軀體放松的技術,開展家庭式產房,允許丈夫或家人陪伴,以便順利度過分娩全過程。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