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準媽媽們識別早產征兆
很多準媽媽們對生產會產生畏懼感,造成心理緊張,導致早產。當然,也有很多其他外界因素造成早產癥狀發生。那么,準媽媽們應該怎樣識別自己的身體特征,辨別早產是否到來呢?下面,就跟隨專家來看看一下待產準備中的早產識別的待產準備知識吧!
早產的三個征兆
下腹部變硬。過了第8個月,下腹部反復變軟、變硬且肌肉也有變硬、發脹的感覺時,首先保持安靜,盡早去醫院接受檢查。
出血。少量出血是臨產的標記之一,但有時是從生殖器官出血,這有非正常臨產的危險,可局部用干凈的紗布、脫脂棉、衛生紙墊上止血。
破水。溫水樣的東西流出,就是早期破水。有的孕婦即便是早期破水,仍能在幾周后平安生產,但一般情況下是破水后陣痛馬上開始,此時可把腰部墊高,不要動腹部,馬上去醫院
多注意子宮收縮頻率
在超過妊娠三十周后,子宮收縮次數才開始增加,但也很少超過每小時四至五次,所以對于容易發生早產的孕婦一般都建議媽媽嘗試學習以手去感覺下腹部子宮的收縮,如果每小時子宮收縮超過四至五次,表示子宮收縮的次數增加,子宮變得不穩定,有發生早產的可能性,需要臥床休息或進一步處理。
過去文獻有很多證據顯示,病人在發生早產之前七天內,尤其是發生前二十四小時,子宮收縮的次數會增加。因此在子宮收縮次數明顯增加,而臥床休息卻無法改善時,應盡速與醫護人員聯絡或至醫院就診。
早產的警訊
另外有些病人在發生早產前會有類似下腹脹痛、下墜感,像月經來潮時的脹痛或痙攣腰酸、陰道分泌物增加甚至出血的癥狀出現,均應特別注意。這些癥狀都是在子宮規則收縮發生早產之前常見的警訊,應該盡速處置。
除了安胎的藥物之外,病人在就診之前或安胎治療出院后,仍應多臥床休息,醫師建議早晚最少各臥床一小時。盡量左側躺,但以舒適為原則,視情況需要增加臥床時間及次數。若有早期破水、子宮頸擴張或羊膜膨出至子宮頸或陰道的現象均應住院治療。
跌倒了是否會早產?
有時跌倒會引發陣痛,但不會流產或早產,如果經過2~3天沒有什么異常,那就是一切平安無事,這是因為羊水起到了緩解應急、保護胎兒的作用。
早產高危險群
本身曾有早產病史、懷多胞胎或在懷孕期間經常有陰道出血的孕婦,均是早產的高危險群病人,應多注意休息并觀察子宮收縮的次數。至于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甚至妊娠高血壓癥的孕婦更應注意飲食控制與服用藥物,必要時盡早住院治療,控制可能發生的并發癥并延長妊娠周數。有些孕婦本身的工作量大,或是體力、精神壓力負荷大者,亦應視情況在孕期多臥床休息。因為許多文獻報告均顯示過多體力或壓力的負荷都容易造成早產。
均衡的飲食則是懷孕或安胎期間最好的營養補充,胎兒并不會因為媽媽多吃高蛋白食物或某類特別的維生素或礦物質,就會生長得特別迅速。多攝取含高纖維的蔬菜及適量的各類含蛋白質、脂質、糖類食物不僅對胎兒有益,也可幫助孕婦體重的控制、消化道的蠕動及排便。
預防早產的要點
1、不要碰腹部。不要到人多的地方或上下班高峰時外出,被人碰一下,就有跌倒的危險,特別是上臺階時,一定要注意一步一步地走穩。不要拿重東西或拿高處的東西,以免碰到腹部。
2、不要刺激腹部。嚴重的腹瀉因排便時刺激子宮使其收縮加快,可引起早產。正常意義上的夫妻生活與早產沒有關系,但只要有一點點早產征兆,應禁止夫妻生活。>>>>>產后性生活必需嚴防2大險情(圖文)
3、你的健康狀況如何。是否患有心臟病、腎病、糖尿病、高血壓、流感、沒有治愈的梅毒等疾病。
4、安靜地休息。要注意保持精神上的愉快。意想不到的事故、煩惱,甚至于有時噪音都能引起早產。要注意避免睡眠不足,過度疲勞。
5、不要讓腹部緊張。長時間持續站立或下蹲的姿勢,會使腹壓升高子宮受壓,也可引起早產。
6、有宮頸機能不全、子宮畸形等異常情況的孕婦請加以注意。
7、有妊娠高血壓綜合征、雙胞胎或多胎妊娠、前置胎盤、羊水過多癥等情況的孕婦請遵照醫生的指示活動。
相信通過以上小編的介紹,媽媽們已經對產生早產的原因有所了解。準媽媽們一定要在待產期嚴加注意自己的身體特征變化,仔細注意各項生理機能的細微改變,并認真掌握以上小編所講述的內容。相信這會對母嬰都是有利的哦!這樣,準媽媽們就不需要為早產發愁了哦!